上章說到辛棄疾浩成為監軍後,來秦王府報道。
話說兩日後,浩成與眾文武官員等在城外軍營檢閱秦王是明麾下的八千驃騎兵。
見校場上黑壓壓的一片,皆是秦王麾下騎兵,個士兵均下馬站立,一手牽著戰馬,另一手則手持長柄眉尖大刀,馬匹上是弓箭以火塞貢銃,這場麵是讓人不禁熱血沸騰。
浩成與嶽飛、秦王三人仔細地檢閱個士兵,忽然見有兩人裝束與兵都與其他士兵、將領不同,遂問道身邊秦王是何原因。
秦王則耐心地一一介紹道:“父皇,外,這是郭天飛,乃是已故嘉陵侯(當年戰死的郭漢龍)之子。”
這郭天飛手持的兵與裝束盔甲皆與當年其父郭漢龍,祖父賽仁貴郭盛一模一樣,自從父親漢龍戰死後,便苦練家傳的“畫戟法”,又四處尋訪師,而今練得一身好武藝,投身軍旅後,由於表現出眾,秦王是明於帳下效力。
“怪不得,朕看得有點眼熟啊,長得和你父親像!你今年多大了。”浩成拍了拍天飛的肩膀說道。
“陛下,末將今年十歲。”天飛道。
緊著秦王又介紹下一員將領,但還未等秦王未開口,浩成卻說道:“是明,這小將莫不是當年已故的潭州侯呂中正的兒子。”
“正是,人叫呂永恩,與郭天飛同歲!。”秦王介紹道。
“永~恩,好字啊,朕觀你也是一表人,不過你們郭家和呂家倒還是全全繼承家傳的絕學和傳統啊,連兵,盔甲都跟祖上是一模一樣,對了你母親怎麼樣了!。”浩成問道。
“陛下,家母身體康,這些年多虧皇後娘娘時不時看望家母,對末將也是關懷備至,末將定當永不負陛下與皇後娘娘的恩,殺敵報國!。”
“說得好,當年朕年輕的時候和你父親曾在東京汴梁一同斬殺奸臣秦檜一黨,也是在那段時間你母親(樂琬姑娘)與你父親相識。”浩成微笑道。
“末將也聽母親說過,當年如不是陛下,恐怕母親也沒有機會能與父親在一起,這些年末將雖然投身軍旅,但仍記得母親跟末將說的一句話!。”天飛說道。
“噢,哪句話?。”浩成好奇地問道。
“沒有陛下就沒有我們呂家,我呂家子孫誓死捍衛陛下的大明江山!。”天飛激動的說道。
“好,說得好!。”浩成說道。
“請父王上點將台,訓示諸將。”秦王恭聲請道。
隨後浩成點了點頭,大步走上了點將台,嶽飛緊隨其後,然後是浩成的貼身侍衛典盡忠和雲平。
浩成站在前麵,嶽飛與盡忠三人站在浩成身後兩旁,台下是秦王與諸將士,還有眾文武官員,八千將士眼神注視著點將台上的浩成,大明的永樂帝。
“將士們,朕道你們都是當年跟隨朕征戰的遺孤子弟,朕今天看見你們仿佛就像看到了你們的父親,你們都是熱血男兒,朕在就說一句話,犯我大明,雖遠必誅!。”浩成揚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