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章(1 / 2)

天色如墨,墨家庭院裏哭聲一片,因為墨家尊者墨公自從生了一場大病之後就不行了,請了多少名醫專家都束手無策;眼看就要仙逝,這可把墨家上下急壞了。

尤其是大兒子墨風哭得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父親啊,你可得要趕緊好起來啊,這麼大的家業還得您來打理啊”。

墨公聽到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的一番話氣得青筋暴起:“不成器的東西,我現在還能起來給你打理家業?”;

“老東西,我巴不得您早一點歸西,你存的那筆財富可夠得上我花好幾輩子了”墨風在心裏默念道;

隻見墨公像能猜到兒子的心思似的,叫女兒把律師叫來簽訂遺囑。

“我死後將我的遺產百分之八十捐給市內的福利院,百分之二十你留著,還有我的那些書法作品也捐給圖書館吧”墨公上氣不接下氣地將財產處理了。

隻見墨風聽了老爹這樣把財產分配,心裏氣不打一處來:“老東西,死了也不讓我好過,哼”,說了便徑直走出了庭院。

“不孝子啊”墨公剛說完就咽了氣,天變得愈來愈黑,這時天上突然產生一個黑色的漩渦,從裏麵衝出來一條渾身布滿金色光芒的金龍,直接向著墨公惡狠狠地衝了過來,這可將在場眾人嚇得個透心涼,紛紛朝著庭院外跑去。這怪異景象轉瞬即逝,等眾人戰戰兢兢地回到庭院中時,墨公不見了。

楚曆公元前1042年,楚國先祖黃帝後代中有位牛人楚浩南被封為祝融,祝者大也,融者火也,也——就是掌火之人。古時無打火機等現代科技產品,因此火種的保存就是個技術活,這方麵的專家就被稱為“祝融”,民間奉為“火神”。祝融後裔得姓為“楚”,“火神”的後裔在楚國貴為爵製,那時,商帝雖是天下共主,一直欺壓弱小部族,迫於生存壓力,季連之族一路往南,去往丹淅之地定居,季連之後有楚熊,楚熊曾孫楚青峰以先祖之名為氏建楚國,所以,其後楚國公族不以國名為氏,便以楚姓熊氏。

周文王一直誌在訪賢,對楚熊這樣一位大賢人更是求賢若渴;他將楚熊請到鎬京,日日請教,把他當成自己的老師,所以周朝立國楚國先人功不可沒。後來,周武王滅商,本想正式分封楚熊。

但是,當他掰著地圖瞅了半天也沒找到楚地在哪,因為實在太小了,比起附庸都不夠格,於是作罷。周成王時,分封後裔籠絡人心,這又才想起楚熊來,訪得楚熊曾孫楚青峰,將他封於楚地,子爵。

時如流水,幾個月過去,楚青峰回到楚地,楚人迎至十裏開外,這距離可到楚地邊境線。楚人見楚青峰整個人瘦了幾圈,楚人十分自責,紛紛落淚;都怪我們,若是我們在勤勉些,也不至於讓國君篳路藍縷的去赴會,更何況路途顛簸,國君遭罪;再說,人家也會看不起的。

楚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們的國君正患害心病呢?能不瘦嗎?走出國門,楚青峰這才體會到世界的廣大,正所謂“燕雀怎知鴻鵠之誌哉?”,隻有踏足周王的宮殿時,恍然間內心升起鴻鵠之誌,各國諸侯威風凜凜,在瞅瞅自己篳路藍縷,不禁自慚形穢。

自卑是罪惡之始,自卑是自強之基;楚青峰毅然選擇後者,他瞬間懂得了發奮圖強的必要。由於家園弱小,又篳路藍縷地來赴會,自然少不了受各諸侯的冷嘲熱諷,更有甚者,將他比作蠻夷;打擊接二連三,不禁心中產生了:"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這樣的感歎。在此後五十年間,楚青峰和他的繼任者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知恥而後勇,就這樣,楚人艱苦奮鬥,一步步衝出了包圍圈(那時楚地處於各諸侯國的包圍之中),國力不斷增強,疆土不斷擴張,至周昭王時,儼然已是江漢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