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忠投降之後,尹子奇大發雷霆,此人是他最信任的人,沒想到也棄明投暗,下令全軍火攻睢陽,務必要把他給殺了,要讓所有人知道,睢陽到底是怎麼樣一塊爛泥,投到哪裏已經無可救藥了。
這場仗一連打了三天三夜,數千婦孺都來幫忙,城中已無壯丁,無所不用其極,才勉強守住,尹子奇也徹底的看清睢陽的現狀,各各麵黃肌瘦,糧草殆盡,在即將崩潰的邊緣,可他們卻始終堅守在一起,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愛國嗎?愛國會有這麼大的力量,一群賤民而已。
李懷忠奮勇殺敵,敵就是殺不死他,張巡與他並肩作戰,城上的將帥之才就占了五分之一,各各以一敵十,殺的叛軍連連退卻,要不是尹子奇在下麵捶鼓拚命的趕,這場仗一夜就會垮了,直到最後叛軍崩潰,尹子奇這才收手,留下了五千具屍體。
睢陽城也損失慘重,婦孺死傷三千餘,這徹底的觸動了張巡粗大無比的神經,看著她們身亡的樣子,手中的‘工具’到死都不放,他差點癲狂,可是沒有辦法,當時情況太過緊急,眼看城邑就要破,老百姓自發奮勇的前來,兵力壓根不夠守護,更別說去阻攔她們的救援,這一股腦的衝進砍殺的城頭,傷亡不斷的增大。
許多婦孺還未砍殺一人就被斬殺,她們手中大多拿著鋤頭,鐮刀,兵革已經沒多少,那次火燒木驢,鋼鐵就倒掉了大半,張巡也是沒有辦法,不然睢陽城門那時就破了。
當戰後,張巡跪在血泊裏,麵前全是死亡的婦孺,他嘶聲大吼,眼淚刷刷的往下流,狠抽了自己幾個耳光,剩餘將士連忙阻攔,也都抱在一起大哭,他們不是害怕,自己的命早就不在了,隻求能守到最後,是被這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感觸,許多都曾接濟過他們,在危難之際,手中拿著木棒就衝了上來。
張巡悔不當初,他真的害怕了,再也不敢招降叛將,李懷忠帶來的數十親衛死傷過半,他也受了重傷,戰鬥之中,他的衝擊力最大,好多次他都想以身殉國,可他知道,自己的死不能阻止尹子奇的進攻,反而會影響睢陽士氣,所以他堅持到最後一刻。
當這些婦孺的身影倒在他麵前時,他隻能奔淚狂砍,叛軍一連強攻了幾十次,他們都在崩潰中掙紮,倒下去又頑強的站起來,因為還有人在堅持,直至自己站不起來,他們永不放棄的信念越挫越強,誓死堅守!!!
悲痛之後,張巡命人將偉大的婦孺抬了下去,她們雖然柔弱,可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女性堅強的一麵,她們無愧於真正的英雄,戰勝恐懼,並且去迎接,戰勝自己,雖然她們倒下了,可她們升起了人性的光輝,凝聚了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決心。
剩餘的五百將士擦淚繼續堅守,他們看著城外的數萬大軍,恨的肝膽欲裂,張巡每一戰都咬的睚眥斷裂,他每次說話,嘴裏就進風,吃飯都成了問題。可這依舊解不了他對叛軍的恨,恨不得將他們活剮。
尹子奇回去之後,將巡邏的守將調整為番軍,他雖說打的張巡彈盡糧絕,死傷增大,可還是怕將領再被招降,畢竟去的人都知道他的布防,害怕張巡狗急跳牆,趁虛逃跑,這一顧慮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始終沒有明白自己麵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對手,難怪隻能做困獸之鬥,他的蠢行也受後人盡罵,遺臭萬年。
這一番折騰,將睢陽最後一點積糧消耗完,到了九月份,將士已經沒有什麼吃的,開始刮城內的樹皮,樹皮吃光後,宰了瘦弱的老馬,看著跟著自己征戰到最後的戰馬們,將士抱頭大哭,老馬的眼淚也流濕臉頰,沒有一匹驚慌。
直至被一刀捅進心髒,老馬在將士的按住下,沒有多少反抗,隻是不停的嘶叫,它們的血還能用來充饑,除了膀胱,其餘的基本吃光,就連馬骨都熬成粥讓將士們吃,可他們的身體還是一天不如一天,隻剩皮包骨頭。
將士們餓的沒有辦法,自己晚上逮捕老鼠,就連老鼠都瘦的捏不住,有些因為削弱,一覺下來,就再也醒不來了,人數開始驟降,張巡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他有時連下城的力氣都沒有,看著個個枯瘦如柴的將士們,他終於下定決心,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自己的住處。
弱不禁風的柳娘趴在桌上休息,她剛才又去巡視睢陽城,老百姓開始大批的餓死,城內連拐角的青草都挖來吃,隻剩下堅硬的石牆和枯老的木杆,可她們沒有發動一次內亂,也沒一人說要出城投降,她們就這樣默默的等著死亡的到來,或者是張巡的辦法,雖然很渺茫,但她們不放棄,守城將士更不會放棄。
不放棄!不放棄!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出路的,隻是現在餓的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那裏來得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