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生兒護理與保健(1 / 3)

新生兒第一天的尿量為10~30毫升。在出生後36小時之內排尿都屬正常。隨著哺乳攝入水分,新生兒的尿量逐漸增加,每天可達10次以上,日總量可達100~300毫升,滿月前後日總量可達250~450毫升。

睡眠特點

一天之內新生兒有90%的時間處於睡眠狀態,所以他醒著的時間總共才2~3小時,新生兒不斷地進行著睡眠→覺醒周期的循環更替,這個循環以每30~60分鍾循環一次。此周期包括六個狀態:深睡、淺睡、瞌睡、安靜覺醒、活動覺醒及啼哭。

剛出生的新生兒自己無能力控製和調整睡眠的姿勢,他們的睡眠姿勢是由別人來決定的。新生兒初生時保持著胎內的姿勢,四肢仍屈曲,為使在產道咽進的羊水和黏液流出,出生後24小時內,可采取頭低右側臥位,在頸下墊塊小手巾,並定時改換另一側臥位,否則由於新生兒的頭顱骨骨縫沒有完全閉合,長期睡向一邊,頭顱可能變形。如果新生兒吃完奶經常吐奶,剛喂完奶後,要取右側臥位,以減少溢奶。

體溫特點

新生兒不能妥善地調節體溫,因為他們的體溫中樞尚未成熟,皮下脂肪薄,體表麵積相對較大而易於散熱,體溫會很容易隨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針對新生兒,一定要定期測體溫。每隔2~6小時測一次,做好記錄(每日正常體溫波動應在36℃~37℃),出生後常有一過渡性體溫下降,經8~12小時漸趨正常。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新生兒保溫可采用熱水袋或用裝熱水的密封瓶,將其放在兩被之間,以寶寶手足暖和為適宜。

血液循環

新生兒出生後隨著胎盤循環的停止,改變了胎兒右心壓力高於左心的特點和血液流行。卵圓孔和動脈導管從功能上的關閉逐漸發展到解剖學上的完全閉合,需要2~3個月的時間。新生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天,偶爾可以聽到心髒雜音。新生兒心率較快,每分鍾可達120~140次,且易受攝食、啼哭等因素的影響。

體態特點

新生兒神經係統發育尚不完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泛化的,缺乏定位性。新媽媽會發現,新生兒的身體某個部位受到刺激時,全身都會發出動作。清醒狀態下,新生兒總是雙拳緊握,四肢屈曲,顯出警覺的樣子;受到聲響刺激,四肢會突然由屈變直,出現抖動。媽媽會認為新生兒受了驚嚇,其實這是新生兒對刺激的泛化反應,不必緊張。新生兒頸、肩、胸、背部肌肉尚不發達,不能支撐脊柱和頭部,所以新手爸爸媽媽不能豎著抱新生兒,必須用手把新生兒的頭、背、臀部幾點固定好,否則易造成脊柱損傷。

第三節 新生兒喂養

教會新生兒吮吸母乳

●母乳喂哺的姿勢

媽媽可以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給寶寶喂奶。寶寶3個月之前不宜采用臥位哺乳的方式,以免媽媽睡著了,乳房堵住了寶寶的鼻子造成窒息。

新生兒第一天的尿量為10~30毫升。在出生後36小時之內排尿都屬正常。隨著哺乳攝入水分,新生兒的尿量逐漸增加,每天可達10次以上,日總量可達100~300毫升,滿月前後日總量可達250~450毫升。

睡眠特點

一天之內新生兒有90%的時間處於睡眠狀態,所以他醒著的時間總共才2~3小時,新生兒不斷地進行著睡眠→覺醒周期的循環更替,這個循環以每30~60分鍾循環一次。此周期包括六個狀態:深睡、淺睡、瞌睡、安靜覺醒、活動覺醒及啼哭。

剛出生的新生兒自己無能力控製和調整睡眠的姿勢,他們的睡眠姿勢是由別人來決定的。新生兒初生時保持著胎內的姿勢,四肢仍屈曲,為使在產道咽進的羊水和黏液流出,出生後24小時內,可采取頭低右側臥位,在頸下墊塊小手巾,並定時改換另一側臥位,否則由於新生兒的頭顱骨骨縫沒有完全閉合,長期睡向一邊,頭顱可能變形。如果新生兒吃完奶經常吐奶,剛喂完奶後,要取右側臥位,以減少溢奶。

體溫特點

新生兒不能妥善地調節體溫,因為他們的體溫中樞尚未成熟,皮下脂肪薄,體表麵積相對較大而易於散熱,體溫會很容易隨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針對新生兒,一定要定期測體溫。每隔2~6小時測一次,做好記錄(每日正常體溫波動應在36℃~37℃),出生後常有一過渡性體溫下降,經8~12小時漸趨正常。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新生兒保溫可采用熱水袋或用裝熱水的密封瓶,將其放在兩被之間,以寶寶手足暖和為適宜。

血液循環

新生兒出生後隨著胎盤循環的停止,改變了胎兒右心壓力高於左心的特點和血液流行。卵圓孔和動脈導管從功能上的關閉逐漸發展到解剖學上的完全閉合,需要2~3個月的時間。新生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天,偶爾可以聽到心髒雜音。新生兒心率較快,每分鍾可達120~140次,且易受攝食、啼哭等因素的影響。

體態特點

新生兒神經係統發育尚不完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泛化的,缺乏定位性。新媽媽會發現,新生兒的身體某個部位受到刺激時,全身都會發出動作。清醒狀態下,新生兒總是雙拳緊握,四肢屈曲,顯出警覺的樣子;受到聲響刺激,四肢會突然由屈變直,出現抖動。媽媽會認為新生兒受了驚嚇,其實這是新生兒對刺激的泛化反應,不必緊張。新生兒頸、肩、胸、背部肌肉尚不發達,不能支撐脊柱和頭部,所以新手爸爸媽媽不能豎著抱新生兒,必須用手把新生兒的頭、背、臀部幾點固定好,否則易造成脊柱損傷。

第三節 新生兒喂養

教會新生兒吮吸母乳

●母乳喂哺的姿勢

媽媽可以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給寶寶喂奶。寶寶3個月之前不宜采用臥位哺乳的方式,以免媽媽睡著了,乳房堵住了寶寶的鼻子造成窒息。

無論選擇哪種姿勢,請確定寶寶的腹部是正對自己的腹部。這有助於寶寶正確地吮吸。

側抱法

哺乳時側向抱著寶寶,用媽媽的手腕支撐著寶寶的頸部,頸部的來回扭動不利於寶寶的吸吮。采取側抱便能讓寶寶的嘴正好對著乳頭。

足球式抱法

這個姿勢最適合剖宮產的媽媽。媽媽坐在椅子上或床上,把胳膊放在枕頭上,把寶寶的身子夾在胳膊肘下,寶寶的腿直指著媽媽靠背的地方,同時讓寶寶的頭枕在媽媽的手上,就像抱一個足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