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退休(1 / 2)

事實上運作公立“寄宿製”學校麵臨資金、人員短缺等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往上級反映通常都是無解的,隻能靠自己解決。因為政策規定不能向學生收費,上級也不會因為學生寄宿而增加學校的人員編製,那麼宿舍管理、晚自習管理等因學生寄宿而增加的工作隻能轉嫁到原有教師身上。教師晚上值班,白天照常上班。事實上,“寄宿製”已經木已成舟的情況下,再去討論“寄宿製”好不好已經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要去研究工作效率的問題。有些學校在晚自習安排一人值守一個教室,全校出動,人人參加。時間長了大家身心俱疲,怨聲載道,職業倦怠。為什麼不可以試點一人值守幾個班級呢?與其安排那麼多的“稻草人”,不如安排一個認真值守的人。可是“安全責任”的包袱太重,不敢解開這個包袱,每個教室安排一個人,也就可以找到一個“背包袱”的人了,出了事故,也就有人來承擔責任。其實,從法律上說,在工作時間之外,教師該不該來承擔這個責任,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為求“免責”,不顧情理,違反規律,違背勞動法規,強製要求教師犧牲休息時間來值守晚自習,這不是在辦教育,而是在破壞教育。

“寄宿製”學校給學生帶來的負麵影響已經為部分畢業了的學生家長所感受到,還有些家長是要到未來才能感受到。固然,任何一種製度,都可能有好好壞,但是權衡利弊來看,當前流行的“大規模”“軍事化”的“寄宿製”絕對不是好的教育。它是“謀政績”“求免責”“圖方便”“應社會”的產物。把學生關起來不讓他們出校和“拒絕學生入校”一樣都是教育在現今時代的“怪胎”,是缺乏教育理想的體現。

前不久落馬的原甘肅省委書記在祁連山生態問題上負有重大的領導責任,事後他說:“形式表麵的東西,反正該做的批示我也批了,該開的會我開了,至於下麵落實不落實,能不能很好落實,也沒有加強對各方麵的引導和督促。”當今社會有很多人就是帶著這種心態去工作的,沒有理想,缺乏活力,不思進取,不敢擔當,計較得失,保守求“穩”。不讓小學生進校,“不讓學生出校”,都屬於這種情況。

還記得幾年前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日本的時候,受東道主之邀前去“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店吃壽司。這種看似隨意的邀請其實隱含了日本人文化宣傳的深意,日本人把小野精心做壽司的精神當成了國家文化來向美國人推介。小野曾經說:“你必須要愛你的工作,你必須要和你的工作墜入愛河……即使到了我這個年紀,工作也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我會繼續攀爬,試圖爬到頂峰,但沒人知道頂峰在哪裏。”從這個話裏麵,我們看不到職業懈怠,看不到一個行將退休的人的敷衍塞責,我們讀到的是一種理想,感受到的是充盈的生命力。一位89歲的老人,卻保持著少年人的態度和熱情,做得兢兢業業,活得精精神神,實在讓人佩服。

事實上運作公立“寄宿製”學校麵臨資金、人員短缺等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往上級反映通常都是無解的,隻能靠自己解決。因為政策規定不能向學生收費,上級也不會因為學生寄宿而增加學校的人員編製,那麼宿舍管理、晚自習管理等因學生寄宿而增加的工作隻能轉嫁到原有教師身上。教師晚上值班,白天照常上班。事實上,“寄宿製”已經木已成舟的情況下,再去討論“寄宿製”好不好已經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要去研究工作效率的問題。有些學校在晚自習安排一人值守一個教室,全校出動,人人參加。時間長了大家身心俱疲,怨聲載道,職業倦怠。為什麼不可以試點一人值守幾個班級呢?與其安排那麼多的“稻草人”,不如安排一個認真值守的人。可是“安全責任”的包袱太重,不敢解開這個包袱,每個教室安排一個人,也就可以找到一個“背包袱”的人了,出了事故,也就有人來承擔責任。其實,從法律上說,在工作時間之外,教師該不該來承擔這個責任,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為求“免責”,不顧情理,違反規律,違背勞動法規,強製要求教師犧牲休息時間來值守晚自習,這不是在辦教育,而是在破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