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奧斯韋德的大教堂,建築群外,彌天大雪紛紛揚揚地傾灑而下。奧斯韋德大教堂的建築群被人們稱作龍巢,坐落在東海邊的一處高崖上,往日裏每時每刻都能聽見巨浪洶湧的咆哮。然而今日,東方海上飄有浮冰,月輝折射,平靜如死。

不隻是海洋,龍巢下被浮燈照亮的山道上隻有馬蹄聲、車輪滾動聲以及風鈴聲,奧斯韋德大教堂內,仆人低頭疾行,貴族信徒們也收斂了一切狂傲,安靜而惶恐地等待著。

安德烈小姐是第一次參加大祈禱日之盛宴,從神跡廳內低頭走出時,腦海中依舊回蕩著教皇平淡的祝詞,鈴鈴風鈴聲在這座肅穆的教堂中,卻如同鼓擂。

小姑娘感到緊張,更多的卻是好奇。她緊緊握住母親的手,在一番糾結後忍不住抬眸四處觀察。金色的燭台,各位身著白衣的信徒……教堂各廳都燈火搖曳——唯有一個例外。

唯有“救贖廳”陷在黑暗裏。

安德烈小姐壯起膽子凝神望去,一片漆黑的救贖廳中,隱約有一個帶著白色麵具的人。她好像看見地獄花的紋路層層疊疊地向上減隱,在黑暗的環境中泛出的五彩絢麗的光芒。

麵具狹長的眼眶裏,一雙漆黑的寧靜眸子回視她。

“安德烈!”母親壓抑著的警告在女孩的耳邊炸響。安德烈小姐連忙收回視線,像做錯事的孩子似的唯唯諾諾,跟著母親走遠。

黑暗中的男孩摩挲了一下身前橫放的短刀柄處的凹槽,閉上了雙眼。

*

信徒們聚集到了審判堂。

這是大祈禱日的例行宴會,“審判至罪之人”。巨大的十字架立在大廳中央,刻有螺旋花紋的凹槽就在十字架之下。有著一頭黑色長發的男人□□著上身被緊緊束縛在十字架上,由黑色顏料繪成的“魔鬼的地域:罪惡繪第三篇”在他的身體上露出猙獰的麵孔。男人無力地低著頭,沒有人看見他的麵孔,更何況——“不會有人認得他,即使露出他的臉。”

不會有人認識,一個即將被處決的罪人。

在寂寞的奧斯韋德大教堂內,安靜沉重得像是巨龍的骸骨。信徒們攥緊自己白色鑲金的衣袍,跪坐在十字架五十米開外的環形毛毯上。侍者們按照每一位信徒的地位,找到他們應該呆的位置,填滿大廳內的每一寸空白。

切彌耶教廷派來了一隊帶有麵具的禦上神使——那是對每一位切彌耶教廷中上層的神官們的稱呼。每一個人的麵容都隱藏在麵具之下。教廷的來客們戴上麵具,是為了表示對奧斯韋德龍神的那一點,看起來確實虔誠的敬意。

教皇是最後入場的。他穿著白色的袍子,奇異的花紋從袍根處蜿蜒而上,帶著熒光的色彩如同鬼神盤踞在那材質細膩的袍身上,淡淡的光輝照亮了教皇蒼老的臉龐和梳起的白發。他的右手持著權杖,杖首鑲著一枚寶石——“安佳卡”,龍神的饋贈,那是奧斯韋德教廷的心髒。數以千計的沉默的視線落在這位老人的身上,教廷裏的鈴音響得更加歡悅了些,此時連隱約的腳步聲都沒有了。

“歡迎你們,來客們——信徒們!”教皇抬起了他的雙手,用奇怪的節奏一字字說道。他單薄的聲音似乎被什麼捉住了,無限地放大,在環狀大廳裏橫衝直撞。無論是信徒還是來客,都被這渾厚的聲音所震懾。他們微微彎下背,像是在朝覲。

“——今晚,我們的大祈禱日,又將審判一名惡人。”教皇眼角的餘光在黑發男人的身上停留了片刻,才續道:“奧斯韋德在上,在神輝照射下,一切黑暗的老鼠都無可逃避。”

“讓我們,將背叛者,送回地獄裏去。”

最後一句話他念的很輕,而後便風輕雲淡地退場了。這與往日不同,沒有了教皇慣例的激昂的演說,更何況聖女大人也未到來。信徒們不由擔著那份疑惑和某種不安,把頭壓得更低了些。

腳步聲是從廳外來的。

沒有人意外,此時入場的應該是“審判者:林德”。這是每一年的慣例了,奧斯韋德教會的劊子手,無數罪人的血肉被“他”的短刀切開,而後罪人的靈魂回歸地獄。他是教廷內部唯一的黑色,因為所有黑暗都由他所承擔。

傳聞說,他有一雙吞噬了黑夜的黑色眼睛。

救贖廳中走出的少年帶著白色麵具來到了大廳中央。他也有著一頭黑發,及腰,身上是樸素的黑色袍子,短刀被他掛在腰間。少年的步子很靜,很準。仿佛每一步都很隨意,但卻堅定而筆直地走向了十字架。仿佛他前來赴約,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貴族的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