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州大地南部有一座名山名曰:廬山。民間傳說,廬山乃“神仙之廬”。

公元前四世紀,周威烈王時,匡俗兄弟在廬山學道成仙;隨後,又傳說周武王時,道家方輔與老子李耳,騎著白色驢子入山煉丹,得道成仙;

又傳說張天師的兩個高足弟子王長和趙升被派往廬山,管理道家這個六十九福地……等等這樣的傳說給這座仙府之廬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站在廬山山頂仰望,橫觀四嶺,魁偉險峻,異峰怪石,蔥蘢蒼翠。位於東南側的五座山峰更是懸崖峭壁、雲海趣霧、幽林疊穀,儼然像五位老者並坐,故名五老峰。

時光變遷,恨難回首。

今天的世人並不知曉,在千年前的五老峰周身有一座天極異峰,名曰:天極峰。

此峰山高數千刃,其周身直徑足有數裏,且上下粗細幾乎毫無變化,崖壁更是光華如玉,尋常人根本無法攀越。

然若凡人有幸登山俯瞰,便可南觀鄱湖,淼淼如銀鏡,水天一色;北望長江,飄飄似玉帶,逶迤東去。仰看峰巒,雲繞霧繚,霞光彩虹,氣象萬千。真可謂上頂蒼穹,下壓鄱湖,削辟千仞,延綿數裏。

最為神奇的是在山頂的北側有著一座直徑數丈的禿峰,如一柄曠世天劍直指蒼穹,有欲與天公試比高之勢,故修真之人稱之為天極嶺。

而在旁邊守護的五座山峰分別稱為天伯峰、天仲峰、天叔峰、天季峰以及天末峰,以陰陽五行之術守護在天極峰周邊。

天極峰山頂內仙氣縈繞,分雲辟霧。靈禽走獸繁多,奇花異草欣欣向榮。在此山深處一混沌古樸的大殿在崇山峻嶺中突現出來,莊嚴肅穆,上書“天極院”三字,端是一派威嚴。

話說,這座仙地是天極院的開山祖師——太乙真人,在雲遊時發現。此地天地靈氣及其充沛,又有五行奇陣守護四周,固在此地開山立派,創立了天極院。

自創教以來,天極院經曆的風風雨雨已有三千八百多年,繼太乙真人之後,又經曆了禦天、無塵、重陽、清風、殘眉、道一,以及到現任掌教玄青真人一共八代了。

天極院以道家思想:“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為宗旨,開山立派。

共分五院,分別為靜心院,以玄清靜心訣為主,意在修心,欲達清靜無為之境。

其他四院分別為德武院、陰陽五行院、乾坤院,以及太乙院,其中德武院主煉修身,意在強健體魄,達到身體不滅的境界,以太乙洗髓訣為主。

據說隻有當年的祖師太乙真人練至大成境界。

陰陽五行院以陰陽術為主,最為神秘,修煉大成時可以知命數,識天機。

乾坤院則以霸道之術乾坤震神訣聞名於世,在前幾院中也是首屈一指。

而最後一院的太乙院十分神秘,就是天機院本院的人,也很少知道他的存在。

天極院每屆收人很是嚴格,非天資聰穎,非有緣之人不收。固到玄青真人這一代門下弟子不足四十人,僅三十八人耳。

天極院雖然修真人數不多,但在整個修真界鑿實名震天下,數千年不倒,在整個修真界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有與神霄閣、天佛宗,雅園這三座“無極三峰”有並駕齊驅之勢。

天極院之所以出名除了天極院能人輩出,法訣霸道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天極院擁有一把曠世神劍名喚天極,在配上絕世劍術——天極十三式,更是叱吒整個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