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給自己的親戚100萬美元,你是否希望對方感激你呢?安德魯·卡耐基就曾做過這樣的事。如果安德魯·卡耐基可以死而複生的話,一定會震驚於自己在那位親戚的嘴裏得到的咒罵。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卡耐基捐給公共慈善機構3.65億美元——這使得他那位親戚責怪他“隻給了自己區區100萬美元而已”。

人始終是人,在有生之年裏大概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事情也隻會是這樣。所以,我們為什麼不接受這個事實呢?就像曾統治過古羅馬帝國的那個聰明的馬爾卡斯·阿理流士那樣認清現實!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今天要去見那些多嘴多舌、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懂感恩的人。但我對此既不感到震驚,也不難過,因為我根本無法想象,一個沒有這種人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

這話多麼有道理!如果你要埋怨別人不懂得感激,那麼你該怪誰呢?是怪人性如此,還是怪自己不夠了解人性呢?如果我們付出不求回報,那麼如果我們偶爾得到了別人的感激,那就是一場意外的驚喜,反之,如果我們得不到別人的感激,也不會為此感到難過。

下麵是我本章所要談的第一個要點:人類的天性,就是容易忘記對別人表示感激,所以,如果我們對別人施以薄恩就期盼著別人感激的話,那我們一定會十分頭疼。

一個住在紐約的女人,因為孤獨而常常怨聲載道,致使他的親戚沒有一個人願意與之親近。這其實沒什麼好奇怪的,如果你去看望她,她一定會反複細說她對自己的侄女是多麼好,在她們患有蕁麻疹、腮腺炎和百日咳的時候怎樣細心照顧她們;多年以來,她不但供她們吃住,還幫其中一個上完了商業學校,另一個也一直住在她家裏直至出嫁。

她的侄女來看望過她嗎?是的,偶爾也會過來,隻是盡義務。但她們都害怕來看她,害怕自己來了以後必須坐在那兒好幾個小時,聽她拐彎抹角地罵人,還有那喋喋不休的埋怨與自怨自艾的歎息。後來,這個女人的威逼利誘終於無法讓她的侄女再來看她的時候,她就使出了另一件“法寶”——心髒病發作。

她是否真的心髒病發作呢?是的,醫生都說她有一個“很神經的心髒”,才會發生這種病症。但醫生麵對她也束手無策,因為她這完全是情感上的問題。

這個女人真正需要的是愛和關切,但她稱此為“知恩圖報”。或許她永遠也不可能得到感恩和愛,因為她強求它,並認為那是她應得的。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像她一樣的女人。都因為別人的忘恩負義、孤獨和被忽視而患病。她們希望被關愛,但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得到愛的辦法,並不是乞求,而是立即開始付出,且是不計回報的付出。

這話聽上去也許非常荒謬,很不切實際。但這是最普通的常識,這是能讓你我感到快樂的最好方法。我非常肯定這一點,因為我在家裏就有過這樣的經曆。我的父母很樂於助人,但我們家很貧窮,總是債台高築,窮歸窮,這並不能阻礙我的父母每年想辦法為孤兒院送一點錢去。那個孤兒院設在愛荷華州,我的父母從沒去過那裏,或許也不曾有人對他們的捐助表示過感謝——除了寫信之外,但他們從中收獲的回報卻非常豐富,因為他們在幫助孤兒中得到了快樂,所以並不需要別人來感激他們。

如果你給自己的親戚100萬美元,你是否希望對方感激你呢?安德魯·卡耐基就曾做過這樣的事。如果安德魯·卡耐基可以死而複生的話,一定會震驚於自己在那位親戚的嘴裏得到的咒罵。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卡耐基捐給公共慈善機構3.65億美元——這使得他那位親戚責怪他“隻給了自己區區100萬美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