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檢驗,保羅的指紋和警方曾經在案發現場提取的吻合,他的車牌號正如被催眠的那位女士所言為“K4M6SR”。至此,警方將保羅正式逮捕。這場曠日持久的縱火偵破拉鋸戰也就此終止。
案例分析
針對係列縱火案件,一方麵要較為徹底地尋找案發現場的重要證據,尤其是能夠提取關鍵痕跡物證。因為想在支離破碎的縱火案件的案發現場找到證據是十分困難的,因此細致、耐心是偵破案件所必需的。
另一方麵係列案件的縱火犯都會選擇在環境相似的地方縱火,而且作案的手段也極為相似。偵查人員在偵查案件的過程中,要抓住這些看似相同或者相近的線索和材料,對其適當地加工和總結。
此外,此案件的偵破關鍵是對知情人士的催眠,這種方法在偵破案件中並不多見。當然隨著科學的發展,技術的不斷完善,催眠術這種一度被當作“夢話”的重要證據,一定會在某一天做出其特有的貢獻。同時,要加以強調的是,催眠術一定要在相關研究、材料都積聚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使用,切不可將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對某位知情人的催眠上。隻有掌握了極為豐富的材料時,催眠術的應用才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2.究竟誰是縱火犯?
案發現場重現
畫家出行,房屋被燒
斯潘托亞是荷蘭的一位知名畫家。他依靠自己獨具的繪畫天賦,收益不少。到了32歲,他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同時為這套心愛的房子投了一份巨額的保險。斯潘托亞並沒有選擇結婚,因為他覺得結婚後兩個人產生矛盾的話,會影響自己創作的心情,而沒有好心情就不會有好的創作理念、思路,這樣勢必會對自己的藝術生涯造成巨大影響。
可能這正印證了那句話,世界上所有的藝術家都是孤獨的。但是這種孤獨情緒無法得到排解的話,也同樣會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斯潘托亞是深諳這一道理的,所以他為自己買了一隻貓。自此,這隻貓便與斯潘托亞相依為命了。
在斯潘托亞的精心照顧下,小貓變成了大貓,瘦貓變成了肥貓。現在,斯潘托亞為了防止大肥貓偷吃自己養的觀賞魚,在每餐之前都會多做一些食物分給它。他們一起進餐,之後主人創作,肥貓睡覺。
幸福的生活總是短暫的,這一幸福局麵很快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打破了。
這年聖誕節,斯潘托亞選擇去英國度假,順便再拜訪一下多年不見的好友。為期十幾天的度假讓斯潘托亞心情大好,但是當他回到自己心愛的家,發現一場大火已無情地吞沒了他的家以及與自己多年形影不離的大肥貓。究竟是誰和自己過不去?是上帝,是一場突降的自然災害,還是人為?自己交友不多,誰會對自己痛下此手?
帶著無數疑問,斯潘托亞將電話打到了警察局。
鎖定火點,疑為自燃
斯潘托亞沒有報警之前,警方已經知曉了這起火災。消防隊員率先接到了這一情報,並很快趕赴現場進行滅火。可能是有上帝相助,火情並沒有繼續擴大,因為在大火發生不久就下起了傾盆大雨。隨後,警方接管了此案。由於一直聯係不到事主,業務繁忙的警方也一直沒有做案發現場的調查取證工作。直到事主斯潘托亞主動請警方調查,偵查人員才展開調查。
偵查人員來到現場,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起火點的確定。經過極為仔細的偵查,警方在房子的二樓發現了起火點。這個起火點位於二樓一間房間的地板上,地板上的地毯率先開始起火。雖然據眼前情況來看,起火原因無法得到確定,但是可以排除人為縱火的可能。因為這是一間封閉式的房間,沒有發現他人入室的痕跡,而火情從地毯蔓延至整個房屋,所以偵查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場可燃物自燃導致的意外火災。
愛貓慘死,引發猜測
既然警方基本確定了案發現場非他人所為,那麼很自然就不會予以立案偵查。很幸運,斯潘托亞在事發之前的幾個月為自己心愛的房子繳納了巨額保險金,因此,這場火災並沒有給事主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隻是可憐的大肥貓在這場突發的火災中喪生。
警員諾裏是此次案件偵查工作組的一員。當整個偵察組確定案件性質,並且準備就此結束此案之際,諾裏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由於諾裏在案件的偵破過程中多次和事主斯潘托亞進行交流,所以,諾裏很清楚事主和這隻在火災中喪生的大肥貓的感情是多麼深厚。但正是出於這一點,諾裏產生了巨大的懷疑。
諾裏懷疑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既然事主和自己所養的貓感情十分深厚,為何事主斯潘托亞在離開之前要將貓封閉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並且沒有給能吃的大肥貓留下足夠的食物呢?事主在聖誕節度假十幾天無可厚非,但是,在家中飼養動物的情況下,既沒有選擇托人照看自己的愛貓,也沒有選擇給貓足夠的食物,甚至還將其扔在一個幾乎密閉的環境之中,當然更沒有選擇將心愛的貓帶走一起去度假,這是為什麼呢?是什麼原因促使事主斯潘托亞做出這樣的舉動?諾裏認為,此次案件的案情存在著大量疑點,不能過早結案。
因為諾裏的疑問,警察局高層決定不就此結案,並將案件的後續偵查工作交給諾裏全權負責。
諾裏也是一個十分喜愛寵物的人,而且他也偏愛養貓,所以諾裏知道失去自己心愛的寵物是多麼讓人心疼的事情。但是,經過多次和受害人斯潘托亞的交談,諾裏發現受害人雖然也顯得十分痛心,但是當涉及為何將貓關在這一密閉空間內等相關問題之時,受害人總是以心痛為由而閃爍其詞,甚至幹脆閉口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