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弄璋,出生三天的孩子死了?(一更,5000字)
257 弄璋,出生三天的孩子死了?(一更,5000字)
“把咱們府裏的粥廠都撤了吧。”司徒俊剛剛坐下,就有些頹然的說道。
柳靜菡先是一愣,隨後卻是釋然。
“也罷,如今出頭的椽子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咱們的風頭出的也夠了,否則也不至於因為穆王妃那點子事情也生生被拉下水了。撤了就撤了吧。”
現如今隻剩下太子、穆王、楚王三家王府仍然在施粥,自然是千百雙眼睛盯著。稍微出了一點的紕漏都會被放大化,所以說這風頭如今也變成了風險。
“嗯,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今天太子找了我過去。”司徒俊端起身邊的茶杯,卻又訕訕的放下,似是心有不甘,可偏又無可奈何。
柳靜菡一聽是太子,立即高懸了心。
司徒儀此人才學高遠,平日最是一副道貌岸然、清心寡欲的學者嘴臉,朝內雖然沒有什麼大臣公然支持他,可是名聲卻是特別的好,讓人幾乎說不出半個不字。
否則當年,她又怎麼會被他清風明月、芝蘭玉樹的風姿迷住?卻又莫名其妙的做了他母妃的刀下亡魂?
“你怎麼被他拉去了?那穆王被人背後捅刀子,行善卻成了邀名,隻怕這背後就是他做的手腳!”柳靜菡皺著眉頭,言語中帶著三分的不解。
司徒俊苦笑一聲:“還不是為了咱們府裏這囤積的糧食?隻怕是有人走漏了風聲。”
柳靜菡柳眉一挑,冷然說道:“府裏的那些個姬妾都是不知道內情的,如果真的有人走漏風聲,隻怕是咱們府裏又出了內奸了。”
司徒俊的心中也是這麼想的。然而楚王府雖然不大,好歹也有上百號人,如果真的全數篩查一遍,一則工程浩大,二則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關注,反而更加的引人注目。
如今的形勢,自然是一動不如一靜,越是大的動作越容易引起其他皇子的反彈。
“他借口說是孝賢太子妃要施粥,卻苦於沒有米糧,所以希望我施以援手。”
聽了司徒俊的話,柳靜菡就是一聲冷笑:“這不過是冠冕堂皇的借口!她一個寡居的孝賢太子妃,怎麼可能不顧避諱的去找新任太子說這種事情?”隻怕真正缺少米糧以便和穆王府抗衡的就是他太子府。
司徒俊點頭:“我又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可是他既然已經說破,就不怕撕破臉。若是被他給我安上一個囤糧圖利,居心叵測的罪名,咱們之前費勁苦心上的那個奏章,就變成了企圖謀求私立的證據!”
若非如此,他又怎麼可能輕易答應太子的要求?
雖然不知道武德帝究竟是否出於真心立了司徒儀做太子,但是起碼明麵上,他現在對太子的話還是很放在心上的。
柳靜菡也明白,如今的情況,隻怕最尷尬的就屬司徒俊這個楚王。
肅王做了太子,而穆王則是擺明了架勢要和太子一爭高下。
周王時時處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什麼事都不出頭。
而隻有楚王,爹不疼,娘不在,又沒有雄厚背景的母家做依靠,又無法真的跟隨太子或者穆王去做馬前卒,真是四六不著。
看到柳靜菡眼神中流露出的擔憂,司徒俊反而笑了:“你放心,我也沒有做賠本的買賣。我讓他出四兩銀子一石去買我這些糧食,否則我就轉手繼續賣給穆王府。他也隻能答應了。他還承諾,一定去找父皇幫著我澄清施粥的謠言。”
柳靜菡“噗嗤”一笑,說道:“難不成咱們夫婦二人都鑽到錢眼裏去了?”
“權勢咱們是不敢沾的,可是這錢卻是萬萬不能少的,否則將來,隻怕是想要有個容身之所都難了。”司徒俊拉著柳靜菡的手感慨。
柳靜菡卻是沉吟不語。
當初太子引了災民入城,本市想要彰顯自己的仁君風範。可是卻被穆王到處散播謠言、挑撥民變把災民變成了暴民,以至於朝野人人指責太子婦人之仁,引了禍水入京。
如今,太子依樣畫葫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利用謠言讓穆王花錢又費力的一番心血打了水漂。
兩個人如今可謂是打了個平手。
看來將來想要真的分出個勝負,隻怕還要有假以時日,從長計議了。
----------
這一場浩浩蕩蕩的災民潮就在幾位皇子“同心協力”和戶部、工部、順天府的聯合努力之下,算是圓滿的解決了。
至於這場水災以及由於官員在處置災民問題上並沒有百分百的按照楚王的初意來做,所導致的後續一係列的麻煩,那就是後話了。
柳靜菡雖然提前撤了粥廠,沒有真的堅持了十日,可是卻反而得到了武德帝的明旨嘉獎,說是“深明大義,宅心仁厚”。
反倒是那一直和太子牟著勁的弄到最後的穆王,最後卻是沒有落下任何的好名聲。
然而,不過三天,這穆王就又春風得意起來。
不為別的,乃是他府上的鄧夫人終於生產了。
而且還是成功的誕下了一位男嬰。
這就是穆王的長子,也是武德帝孫輩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