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恕罪,妾身能力有限,雖然勉強支持了這些天,可是現在卻是實在沒法繼續下去了。”楊氏徹底放低了身段,她知道憑借自己這點道行實在是沒法在王妃麵前叫囂。
王妃必定是早就料到了會有今天的情形,所以才會由著自己放肆,最後卻還是要求到她的頭上。
楊氏心中懊悔不已,不該為了出風頭攬下這樣的事情,如今反而被王妃拿住把柄,又肯定會被沈氏和鄭氏嘲笑。
柳靜菡笑著說道:“妹妹言重了。知道錯了就好。以後咱們在這楚王府中還要相處許久,自然應該是相安無事!然而如果有些人就是一味的沒事找事,故意在府裏興風作浪,那我也絕對不會姑息。”
她看到楊氏的身子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滿意的一笑:“我想妹妹最是個明白人,一定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楊氏趕忙回答:“妾身一定以王妃馬首是瞻!”
“既然如此,你也不必真的就把這重擔直接扔給我了。你去找鄭氏和沈氏,讓她們兩個也不要閑著,多去幫幫忙。如今闔府忙得人仰馬翻,她們二人倒像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柳靜菡輕輕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塵。
楊氏頓時一陣的尷尬,那鄭氏和沈氏倒不是不願意幫忙,隻是她怕她們分了功勞,所以不肯讓他們插手罷了。
“那米糧的事情……”楊氏試探著問道。
柳靜菡輕輕眯上了眼睛,淡淡說道:“此事用不著你操心,我自會解決!”
楊氏見王妃都這樣說了,又是一副想要休息的模樣,哪裏還敢多呆,就慢慢退了出來。
她深深吐了一口氣,總算是把這燙手的山芋給扔了出去。
她雖然方才一副謙卑,可是此刻卻又在心中暗想,那市麵上的米糧都被穆王府和太子府搶購一空,看她要用什麼變出糧食來!
----------
經過這幾日的統一安排,大批的災民都已經安置妥當,他們有了暫時的棲身之所,又有了各個王府和豪門大戶的粥廠保證溫飽,所以已經幾乎沒有人故意滋事。
街市上,順天府尹周益之,領著捕快到各個比較大的粥廠到處巡視,生恐還有災民因為搶奪食物而引起糾紛。
他一路走一路看,卻突然在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之後,直接愣在當場。
那,那不是……!
他緊著想走幾步看清楚,可是想了想還是決定當做沒看見!
----------
“誒,你們怎麼又這個時間過來了?不是告訴你們了嗎?盡量早些過來,否則隻怕是不會有什麼好粥的。”一個衣衫還算是規整的人在一旁和幾個小孩子說道。
“今天早上,娘病倒了,所以我們才來晚了。大叔,您行行好,再給我們倒點稠一些的粥好不好?”一個年級大一些的孩子看著手裏清澈的幾乎能見底的那碗粥,皺著眉頭哀求道。
那個大人趕緊把人扯到一邊,罵道:“你是瘋了不行?這幾天聽說正好要有大人來視察賑災的情況,你在這裏鬼哭狼嚎個什麼勁?”
“大叔,大叔,您是個大好人,就給我們一點米,我們自己回去熬粥!”小孩子天真的說道。
“我看你是豬油懵了心!現在一石米就要三兩銀子!而且上麵早就吩咐了,不見人不放米!你趕緊走吧!你再這樣,我也不敢管你了!”說完,他故意四洲誌張望,卻發現除了站在不遠處的一個年級五十多歲的老者領著一個約莫二十的年輕人和外加一個麵白無須的中年人之外,就沒有其他人了。
他鬆了一口氣,趕緊把那幾個孩子轟走,然後整了整衣衫,繼續忙乎去了。
“不見人不下米?”那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卻是個器宇軒昂,氣度不凡的,他嘴裏念叨著,眼神中透出了幾分的鄙薄之意。
----------
穆王妃看著特意過來稟告的王府總管馬敬,笑著說道:“你去告訴王爺,就說這件事情,我知道了。而且我也早就準備好了。”
穆王這是派人過來告訴她,有可能武德帝會委派官員視察災情,可能還要讓太子、王爺等隨行。
那總管又特意諂笑著說道:“王爺還說,王妃不妨給那幾戶平日和咱們交好的人家勻一些米糧……”
穆王妃的笑容稍微僵硬了一下,卻是依然滿口答應:“你回去告訴王爺,這件事情,我自有分寸。”
馬敬聽了,就躬身推下。
穆王妃此刻才冷笑了一聲道:“這些日子,她們是如何對待我的?還是明麵上不聞不問,暗地裏冷嘲熱諷。現在求到我的頭上了,難道我就非得給她們麵子?”
她身邊站著的貼身丫鬟繡屏笑著說道:“王妃說得是,現在這個情形隻有她們求咱們的份,誰又知道王妃能夠動用老夫人名下的米鋪呢?”
穆王妃得意的說道:“若不是外祖母支持我,這件事情還成不了呢。”原來那穆王妃的母親褚夫人也是出身世家梅府,而且還是梅老夫人的獨生女兒,所以對於褚遙卿也是格外的寵愛。
“如今外麵都傳王妃就是觀世音菩薩轉世呢!其他的人家的米糧早已經沒的差不多了,如今隻剩下咱們幾家王府在繼續施粥呢!”繡品笑著更加開心,“而且,另外那幾家都不如咱們家開的粥廠多,也不如咱們開的時間長!”
穆王妃得意的一笑:“你讓人出去細細打探一番,看看那些朝廷派來的人,究竟什麼時候過來,咱們也好提前有個準備。”
繡屏忙不迭的應身就去安排了。
不一會兒,穆王就讓人過來傳消息,說是主管賑災的戶部尚書今天就會來視察,讓王妃多少有些準備。
這戶部尚書雖然官不過二品,可是卻是最得武德帝信賴,他一定會把這裏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報告給皇上的。
想到這裏,她趕忙就讓人出去看了看其他各家的情況。
那仆人打探了情況回來稟告道:“今天除了咱們王府就隻有楚王府也搭了棚子施粥。不過楚王府的棚子可比咱們府裏的小多了,不管誰看了,都知道到底是哪一家王府更加的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