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負麵想法這個心魔(1 / 1)

我們腦袋裏時常有些負麵想法,行為上時常伴隨壞習慣,這是心魔。不管是壞念頭還是壞習慣,都是重複形成的,是潛意識的功能之一。意識不斷重複一個想法,會在潛意識裏留下難以去除的深刻印象,潛意識反映出來則是慣性行為。你一定騎過自行車,練習自行車的過程就是意識的一個反複的指令,直到在潛意識裏打下烙印為止,潛意識的反應就是你習慣了動作,最終學會了騎自行車。

一個壞習慣的形成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有人不愛洗澡,意識不斷下達一個懶惰的命令,潛意識便會把它變成行為習慣。

好習慣也好,壞習慣也罷,都是潛意識對意識指令做出的反應,這被稱為第二天性。你可以選擇一個好習慣,也可以選擇壞習慣,不管選擇什麼,時間一久,就會被習慣所牽製,這是潛意識的強製性所致。當被壞習慣牽製該怎麼辦?不需要擔心,潛意識完全有能力把你從壞習慣中解救出來。

約翰遜先生有酗酒的習慣,每天都會喝得爛醉如泥,他試圖戒酒很多次,但都以失敗告終。他知道這是個惡習,但始終被惡習牽著鼻子走。無法戒酒,讓他非常痛苦,生活因此受到影響,妻子不讓他回家,也不讓女兒見他。他一直以為習慣是自己主動養成的,可以輕易戒掉,卻不知道潛意識是個非常強硬的執行派。

他嚐試了諸多方法都失敗之後,隻能求助於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告訴他可以通過潛意識來改掉壞習慣。

首先他要放鬆身體,然後在昏昏欲睡的時候想象自己已經成功戒酒,妻子歡迎他回家,女兒張開雙臂擁抱他。當注意力分散的時候,他要提醒自己想象一些美好的事情,比如女兒甜美的笑容。每天堅持這樣做。盡管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但隻要堅持,就一定會收到成效。

大概半年之後,約翰遜先生成功戒酒,回到了妻子和女兒的身邊。

還是那句老話,不要給自己負麵暗示。因為負麵暗示會讓自己產生消極的潛意識。

有一個人要出去旅行,正好需要一個旅行包。他覺得買一個非常不值,於是決定去跟朋友米利借一個。他走到半路路過一家酒吧,便進去喝了一杯。出來後他想:“米利不會擔心我把旅行包弄壞而不借給我吧。如果真是那樣,他真是個小氣的家夥。”他想著想著有點鬱悶,於是又進了一間酒吧去喝酒。從酒吧出來後,他又想:“如果米利不借給我,我就跟他絕交,我才不跟這麼小氣的人當朋友。”他越想越生氣,好像米利已經拒絕了他。走到米利家的時候,已經晚上11點,米利已經睡下,燈都熄滅了。他想:“這個家夥果然小氣,一定是怕我來借旅行包,所以裝睡好打發我走。可惡。”他撿起一塊石頭,狠狠砸向了米利家的玻璃。米利聽到聲音,立即到窗口問:“哪個混蛋砸了我家的玻璃。”他在樓下衝著米利怒吼道:“是我,你這個小氣鬼,留著你的旅行包給你陪葬吧,我才不會跟你借,以後我們再也不是朋友了。”米利感到莫名其妙。

負麵的暗示會讓人發狂,相反,正麵的暗示會讓人充滿力量,你給自己什麼樣的暗示,自己的心理就產生了什麼樣的潛意識。其實糟糕的不是生活,而是你的意識,如果能趕走心裏的魔鬼,潛意識一定會給你一個朗媚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