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大帝十六年,臘月初三,這年的塞北格外的寒冷,大雪紛飛,淹沒了整個涼州城的外河。
涼州城內,一戶富裕人家內,誕生了一名嬰兒。
哇哇哇的嬰兒啼哭聲絡繹不絕,男主人江石海抱著剛出生的嬰兒喜笑顏開,床榻上的招夫人側臉望著丈夫懷中的嬰兒,也是滿心安慰。
“恭喜老爺,是個大少爺。”一旁的奶媽恭賀著。
“哈哈哈!好!好極了!我江家有後了!賞在場所有人十兩白銀!”
周圍的丫鬟都開心的不行,紛紛祝賀著。
次日,當城池人頭湧動的時候,也是涼州城最為熱鬧的時辰,大街小巷的買賣人群絡繹不絕,雜耍賣藝的人也是紛紛而至。涼州,作為塞北邊陲的重大要塞,可謂是集漢人和外人與一體的了,這裏有韃子,也有西邊而來的外人,好不熱鬧。
作為涼州城最大的客棧,胡水客棧,裏麵的人群更是繁雜,不少江湖中人都喜歡來這裏打探消息。
客棧內,人聲鼎沸。
“喂,聽說了嗎,朝廷最近創建了一個叫錦衣衛的組織?”
“當然聽說了,這可是大消息,聽說早已創立,最近才傳出來動靜,我還知道最近錦衣衛的動向呢。”
“當真?快來說說,王兄。”
“我也是聽應天府的人說的,說皇帝創立錦衣衛是為了整治文武百官和皇室貴族的。”
“什麼?當真如此嗎?那朝廷這是要動真格的啦~”
“噓~小點聲!被別人聽到指不定搞出什麼事情。”
“是,是,此事不要傳出去。”
“對了,王兄,聽說江府出生了一位少爺,就在昨日夜裏...還賞了府內丫鬟,別提多闊氣了。”
鄰桌,一個頭戴亮冠,身穿素衣的人緩緩舉起酒杯,聽著旁人的討論,桌旁還放著一把紫色的寶劍,劍未出鞘,可從劍鞘得知,此劍非比尋常,處處透露著寒光。
不多時,此人已喝光酒壺。“小二,結賬,不用找了。”說罷放下一錠銀錢,拿起寶劍就出門而去。
江家
“夫人,你昨日勞累,今日就不必起床,在榻上多休息些。”江石海坐在床沿,囑咐道。
“小元兒剛出生,還需奶乳喂之,無妨,我還有力氣。”說罷,招夫人就作勢要起來,可惜身體經過昨日勞累,再加上連夜無眠,哪裏還使得上力氣。
“夫人~你就聽為夫的,待你身子養好,再來照顧元兒不遲,元兒那邊有陳媽媽看著,無妨的,陳媽媽在府內多年,她的為人你還信不過嗎?你就老老實實的在榻上,我去叫人給你做點大補之物。”
望著丈夫堅毅的麵龐,招夫人也無可奈何,隻得躺下,望著門口方向。
江石海又把被褥往上拉了拉,便出門去吩咐下人去了。
說道江家,就不得不提一下江石海的發家史,這江石海本是應天府人士,朝廷動蕩,再加上自己要去塞北做布料貿易,於是選擇了遷徙北上,在途中,遇到招夫人,正直動蕩歲月,招夫人與家人失散,三天沒進食,幸得江石海路過,便帶著招夫人一同北上,二人途中萌生感情,於是就在塞北結了親,兩家父母都過於早亡,也就沒有這麼多繁瑣之事,再後來,江石海的生意越來越好,索性就搬到了涼州內安家落戶,日子也過得舒坦,可江石海不知怎麼的,跟招夫人遲遲不得兒女,這可急的江石海四處求醫,去年他已四十有餘,終於懷上了兒女,怎能不激動,老來得子,實屬不易。
回到涼州城內,涼知州府內。
此時聚集著許多人士,看著裝,大都是江湖人士,此下正議論紛紛。
“好了!都安靜!”涼知州說道。
大廳一片寂靜,都望著涼知州大人。
“大家所言,我都已皆知,這朝廷行事,我等隻需遵命即可,不就是錦衣衛巡查嗎,大家都是江湖豪傑,行得正做的開,何必來我這裏訴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