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痛苦,有一部分來自害怕失去。但如果當初我們沒有去設想和奢望那一個個不切實際的假設和如果,也許結果就不至於如此悲痛了。
既然一切都可以淡然視之,那麼我們就盡力去做自己所熱愛的事情吧,凡事隻要盡力去做,就不必太在乎結果。就像證嚴法師所說的那樣:歡喜做,甘願受。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人生就是一場選擇,選擇了就無怨無悔,無論好壞都去承受。第二層意思是說,做事之前先去評估,如果評估後覺得這件事是對的,那麼在做的過程中不管遭遇好的或者壞的結果,都要心甘情願去麵對,歡歡喜喜去接受。
萬科董事長王石說,他自己心中最尊敬的企業家是褚時健,這位老人曾經是中國最具有爭議性的財經人物之一。20世紀70年代末,他在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擔任廠長,在隨後的將近20年時間裏,他臥薪嚐膽,披荊斬棘,以非凡的膽識和能力,使這家小廠在市場上打敗英美等國際煙草企業,成長為每年利稅數百億元的大型集團,成就“中國煙草大王”的威名。在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候,卻因為一個錯誤之舉,鋃鐺入獄。74歲那年,他保外就醫,然而,誰也沒想到,就在回家養病的這一年,他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了橙子。他用了以前管理煙廠時的辦法,采用和果農互利的方式,來經營果園。10年後,這2400畝“雷響地”已經成為擁有35萬株冰糖橙、固定資產8000萬元、年利潤3000萬元、擁有完備水利設施和道路規劃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這位84歲的老者則再次成為億萬富翁。
從“煙王”變“橙王”,他既登上過人生巔峰,又曆經過人生低穀,在順逆之中,他都能從容麵對,以堅毅的品格再次鑄就人生輝煌。
王石這樣評價褚時健:“巴頓將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非常欣賞這句話。我到深圳以後,有低穀,有反彈,有很多曲折,但再怎麼也不像褚廠長那麼曲折,所以,我那一次非常感慨:褚廠長已經70多歲了,還在展望六年之後的漫山遍野,所以用巴頓將軍的話來衡量褚廠長是再恰當不過了……可以說,褚廠長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企業家的一種精神,一種在前進中遇到困難、並從困難中重新站起來的精神。”
20多歲的你,可能已經開始經曆人生的種種境況,當你在遭遇任何一種磨難時,都不必慌張,不必懼怕,隻要你像接受一件禮物一樣,以一顆平常心接住它就好。人生的至大境界也不過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我們不再為平常小事黯然傷神,顧影自憐時,我們就能將更多的精力用在開拓新生活上。當我們以一種積極從容的心態來麵對人生時,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呢?
生命中的痛苦,有一部分來自害怕失去。但如果當初我們沒有去設想和奢望那一個個不切實際的假設和如果,也許結果就不至於如此悲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