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879年,馮特建立心理實驗室,標誌著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脫離思辨性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標誌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首版於1895年的《烏合之眾》,屬於社會心理學從哲學思辨往科學過度的重要著作,是古斯塔夫·勒龐對19世紀後三分之一歐洲動蕩的社會發展時期的哲學思考,其中揭示了人類群體中獸性的一麵,是對亞裏斯多德以來,把人視為“理性的動物”的一種顛覆,也是對啟蒙運動中,有關理性人的假設的挑戰;法國大革命、中世紀等曆史時期中,群體中的人們表現出的盲從、衝動的一麵使古斯塔夫·勒龐對人類的曆史抱著深深的悲觀情緒,懷疑論、虛無主義在《烏合之眾》中俯拾即是,他甚至認為“衰弱和死亡似乎是所有民族的最終歸宿”。曆史總是在不斷重複,所以基於對曆史的深刻反思後的真知灼見具有永恒的價值,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不論是文化大革命還是現在的網絡暴力,都與《烏合之眾》中對人類群體的預言嚴絲合縫,讓人歎為觀止。 
 o:p>看《烏合之眾》,字裏行間會讓人感受到古斯塔夫·勒龐那種憤世嫉俗的宣泄,激情與絕望的矛盾廝殺,還有一種扒下人類最後一縷遮羞布的嚴苛,這應該與他的人生經曆和所處的曆史時代有關。o:p>古斯塔夫·勒龐出生於1841年,卒於1931年,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有“群體社會的馬基雅維裏”之稱。他出生於法國諾晉特-勒-盧特魯,逝於法國馬恩-拉-科蓋特。他所處的年代,法國社會動蕩不安,各種激進的思想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僅數年。他出生時,曾被人們認為具有革命精神的國王路易·菲利普成了保守派,這激起了激進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的傳播;1848年2月,二月革命爆發,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1851年,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1852年12月,路易·波拿巴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1871年9月,因為普法戰爭失敗,法蘭西第二帝國倒台,成立第三共和國,直至1940年。o:p>其實這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政治遊戲,隻是17、18世紀歐洲發生的兩件最重要事件的餘波而已,也正是對這兩件事的反思,才讓古斯塔夫·勒龐清醒地看到曾經被捧上神壇的群眾,其實隻是容易被蒙蔽的群氓而已,於是有了《烏合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