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中話:誰動了我的權杖(1 / 1)

話中話:誰動了我的權杖

2010年的商界,最熱鬧的不是那些房地產企業在史前強壓的政策下如何華麗轉身,而是黃光裕和國美的控製權之爭。一方是身陷囹圄的國美創始人及第一大股東黃光裕,一方是國美當時的董事會主席陳曉,雙方在國美的控製權問題上你來我往,鬥爭趨於白熱化。

6年前,永樂電器總裁陳曉和國美總裁黃光裕是旗鼓相當的對手;5年前,國美CEO陳曉和總裁黃光裕是相互信任的雇員和老板;2年前,國美董事局主席陳曉和大股東黃光裕成了相互猜忌的“陌生人”;而如今,為了爭奪國美的主導權,陳曉和黃光裕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死敵。

這場鬥爭,其實就是創業者和職業經理人的權力之爭:一方是這個企業曾經的發起者和擁有者,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慢慢地退出了隻手遮天的管理模式,並且引進了職業經理人來專門管理;一方則是職業經理人,為了維護企業大多數股東的利益,不惜和最大的股東、昔日的老板反目成仇。這是大多數的企業在改製的情況下都會發生的狀況,也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一種權力鬥爭。

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政治文化,其實就是一個家族文化:某一個家族打下了天下,那麼這個家族的世世代代都將成為最高統治者,直到改朝換代。正是在這種單一的權力統治之下,很多創始人一直都有著這種思想:這是我創立的企業,怎麼樣發展該由我說了算,老子才是天下第一。

與此同時,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建立起來的職業經理人製度,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另外一種模式,那就是通過專業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這個企業,從而慢慢淡化創始人這個傳統的身份和他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更多地考慮到其他股東的利益。

在這兩種模式的衝突之下,爭鬥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國美僅僅隻是一個例子。凡是有權力的地方,就會有鬥爭;越是位高權重,鬥爭就越激烈。隻不過這時候的“奪權”,已經上升到了一種藝術境界,演變成了談笑間灰飛煙滅的優雅從容。

創始人和職業經理人之間,到底該是怎樣的一個關係呢?誰又動了誰的權杖?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