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國有太多的年輕人都有這樣一個通病:在連試都還沒有試之前,就自己先打起了退堂鼓——如果總抱著“算了,就先這樣吧”的態度去看待問題,那麼你永遠“就這樣了”。
而你,如果在聽了這麼多的方法和建議後,還沒有成效,那麼說明你也是這些典型性年輕人中的一員。還是先治好這個病再說別的吧。
職場中,你除了要不斷自我學習、打造實力,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勇氣與膽量,不過這都是一些很簡單的事情。但對於從來沒邁出過第一步的你來說,可能將這一切看做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出的舉動。
其實不然。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在7月份即將畢業,整日為了找工作而煩惱,他向我尋求建議。我對他說,從你身邊的資源找起。
他總覺得我的運氣很好,屬於那種想什麼來什麼的人。但是,我真的不是一個幸運到天上掉餡餅總能掉到我懷裏的人。
我給他建議,讓他試著給他的大學的老師發封郵件,向導師尋求資源與幫助。我的建議剛說完,他就開始打退堂鼓了,什麼“以前總是逃課”啊,“老師不認識我”啊,各種理由都出來了。為了讓他增強信心,我現身說法,對他說,我的第一個人脈資源,就是通過我的導師獲得的。那時候我的導師根本不記得我是誰,但是我明確我就是要找一個資源,除了我的導師,沒有更好的人選能夠提供給我資源,於是我沒有多做猶豫,就給我的大學導師寫了一封郵件。郵件的大體內容就是我現在有一些想法,我想將此付諸實現,但是我沒有資源,希望能得到您的幫助。郵件發出後,很快便得到了導師的回複,她為我介紹了一個很牛的人脈資源,我們至今仍在合作。
當我給我的這個朋友講完我的這段經曆後,他感慨了一句:“哇噻,你真膽大!”
我當時一愣,難道這也算膽子大嗎?或者說,這需要膽子很大嗎?
你呢?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我想,我的經驗,對於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來說,應該是很容易複製和仿效的。
現在想想你自己,當你需要資源的時候,你是否這樣做過?或者你是否想過要這樣做卻又臨陣退縮了呢?
自我打造的過程的確需要勇氣,但不是常人難以達到的勇氣,它隻需要一點點就夠了。
除了膽量,中國年輕人的通病之二就是好麵子,羞於表現、羞於自我包裝。
除非你是發自內心地說我不想成功,那麼好吧,我也不再與你多說什麼了。可事實是,你內心的困獸正想掙紮出籠,他想要有一番作為,他想要取得成就。既然你這麼想了,那就順從心意地去這樣做吧!
不要怕人對你評頭論足,指指點點。別以為假裝自己不想成功還能成功。錯!如果你一直假裝不想成功,那你真的成功不了了。年紀輕輕,做人幹嗎那麼虛偽。
有一句廣告詞都這麼說,大家不是都知道嗎——“JustDoIt!”
手環箴言
用健康、積極的態度去看待競爭。對手也是良師益友,沒有他們的存在,沒有他們的激勵督促,哪有持續的動力。
敢於打造自己,捆綁名人、不斷學習,尋找途徑宣傳自己,你的成功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