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手環:攀談 第三節 於插話(1 / 3)

第四章 金手環:攀談 第三節 於插話

在我們小時候,大人總是教育我們“大人說話小孩少插嘴”。隨著年齡的增長,當我們長大成人,或者為人父母之後,依舊這樣教育著我們自己的孩子,並且自己也時常恪守著這條家訓。但是在恪守這個準則的同時,你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你放棄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甚至有時還失去了一些大好機會。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把一些正確的想法附上了錯誤的定義。就像“大人說話小孩少插嘴”這句話,在家長看來,這句話的重點是教育孩子要有禮貌,要懂得長幼尊卑,學會聆聽。但是在孩子看來,這句話的重點往往被歪曲成不要隨便說話,大人說話的時候你光聽就可以了,不要隨便發表你的個人意見。然而從小的教導往往受用終身,長大了就變得很可怕,於是,我們經常看到年輕人不善表達,不敢表達,甚至在看待事物的時候沒有自己的想法。

當下的年輕人,看得清的是時尚,看不清的是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你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原汁原味的東西。你不要怕,不要怕丟人,不要怕獻醜,不要怕自己沒有經曆,不要怕他人的輕視。你就大膽地做,大膽地說,找合適的機會,說出屬於你自己的東西,說出那些你想說的話。

在社交場合中,人脈是通過交流建立的,交流是為了讓彼此之間加深了解,因此表達自己尤為重要,而語言正是開放自己的最好工具。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你要善於表達自己,學會加入談話,學會聆聽,懂得尊重。

貿然打斷他人說話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我們要善於觀察,通過觀察一個人在說話的過程中的表情以及語氣來判斷對方是暫時的停頓,還是一個話題已經結束,想換另外一個話題。

在我們表達自己的時候,不要過於急切,因為你過於急切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就會忽略聆聽,忽略對對方的觀察,從而也錯過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地去聽,還要善於抓住時機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戴政

最早的時候,我就是從一個飯桌上聽來的東西,回去看看書,然後再到另外一個飯桌上去說。他人說什麼的時候就跟著聽,當別人說到你懂的東西的時候,你就在這一件事情上說就好了,不可能別人說了一百句話,你沒有一句話是懂的。

我是會主動加入別人的談話的。但是在你加入談話之前,你一定要保證你所說的對對方是有價值的,這樣別人也不會介意你的“插嘴”了。

或者像我很年輕的時候,我剛踏入職場,沒有什麼閱曆,也沒有故事,我那時候就講我小時候的故事。我說我小時候,父親的一個朋友帶我到一個廣場去玩,但後來我走丟了,他們找不到我,很著急。當時那個廣場上就有一個旗杆,我就爬到旗杆頂端去了,最後他們就找到我了。這樣你最起碼聊得讓大家覺得高興,覺得有意思,也可以。

王甦

如果我會出現在一個飯桌上,就代表我最起碼認識桌上的一些人,聊天可以和自己認識的人先說,慢慢發展成和大家聊。比如,我和師姐與一大堆話劇界牛人吃飯。一般她們不會自顧自地聊,多少都會顧及在座的陌生人。抓住好機會,一旦她們注意你,問你問題,就加入大家。學會從容地介紹自己,讓大家知道“我很健談”。如果介紹過了,就告訴大家你對飯桌上某個話題的看法,或者給大家講個笑話或者自己的糗事,這樣場麵一下就熱鬧起來了。

趙宏宇

談話內容是大家和你都感興趣的話題,你可以在關鍵的時候講出自己的見解,適時發表議論。

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就是別人了解你的過程,也是你向對方展現實力的過程。在聊天的過程中,處處都體現了語言的價值性,有價值的語言能夠證明你是一個有頭腦、有能力、不無聊的人。

關於讚美

程暘

再假的恭維別人也受用。

一提到讚美,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聯想起“虛假”、“拍馬屁”等這些不好的字眼。其實,我們要更加客觀地看待“讚美”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這裏所說的讚美一定是由衷的,發自內心的讚美。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溝通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獲取”,獲取一切你想要的資源。當你以一個真誠的心態去讚美一個人的時候,其實也是發現他人優點的過程。在你發現了對方的優點後,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你自身的修養或者為人處世有所啟迪。

實際上,讚美就是你由發現到學習的轉折點。

然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反應是:情侶之間,讚美變成了油嘴滑舌的同性詞;上下級之間,讚美變成了拍領導馬屁的不齒行為;朋友之間,讚美就好像拉開了彼此間的距離。

本應像調味劑一樣的讚美,怎麼在中國就變了味道了呢?問題就出在中國人的含蓄上,大部分中國人的感情都不喜歡外露,同時又太過在乎別人的眼光,生怕自己誇了領導一句話就引起同事們的非議。

張薇薇

讚美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以從細節插入,不要扣大帽子。比如,當一個女孩兒穿了一件時下很流行的T-shirt,你就可以說“哎,你的這件T恤哪裏買的,今年很流行啊”,這樣你對此人的誇讚是有理可依的,就會很自然。

對於領導的讚美,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對於領導過於熱情,那樣在其他同事看來就會很難以接受了,領導本身也不一定自在。

程暘

如果關係還不錯的話,像同事、朋友之間,誇張的讚美,略帶開玩笑的讚美,有時可能更有趣,更能調節氣氛。

戴政

我從來不吝嗇讚美。讚美就是就事論事。比如我給我的員工發郵件,我就直接說這個事情你真的做得很好。

我們一再強調,讚美一定是由衷的,你要讚而有據,要有真情實感。如果真的是肺腑之言,從本質上就不存在虛假,你大可放心為之。

不要一味地去掩飾你的感覺,你的情緒。我們可以有所選擇地掩飾憤怒、悲傷、煩躁等這些不良的情緒,但不要掩飾那些快樂的、溫暖的情緒。情緒是可以傳染的,你為何不把那些溫暖的東西釋放出來,給別人帶去更多的溫暖與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