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對神仙無意義,可它依舊無聲的流逝。我喝了水珠後,再修煉神通時候,果然有些幫助,本來我是色境十六層,現在輕鬆修煉至色境十八層,幾乎與鴻鈞齊駕並驅。以往修煉升級一層,至少要數年,越往後約難,本來我估計十六到十七,十七到十八層怎麼著也得五十年往上,沒想到這次僅僅數月就有打通關隘升到本境界頂層。這麼快的唯一原因就是那個水珠,五行本素有這麼厲害的功效?若如此,當時鴻鈞為何讓大家倒掉,而不是讓大家分開喝掉增加神通?否則大家包括鴻鈞在內就沒必要苦逼逼的勞心勞力的修煉了。這裏有點說不通。
我自己估計鴻鈞也不知道這五行本素能不能吃,那很可能是他前任也不知道或者知道能吃也沒告訴他。五行本素是從哪兒來的?奇點世界,關鍵是它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我拿著竹筒,仔細的把玩翻看,卻發現了一個異樣。那就是它上麵的花紋跟以前見過的不一樣。老五手裏還有上次搬運冰山煉製的中型飛舟,也是用竹筒,不過那隻竹筒上麵在筒身靠近筒口的地方雕刻著水紋模樣。我還見過華學明那組的竹筒,在同一位置雕刻有火焰紋飾。推測下來,每個竹筒裏裝的就是紋飾所顯示的某一行元素。但我這個竹筒上雕刻的紋飾卻是一個簡易人型,簡筆畫,絕對不可能是五行之一。這個人型到底代表什麼意思?我陷入沉思推理中。
五行本素那一堆竹筒,是鴻鈞在奇點世界自己拿出來的,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的真正來源是什麼。但他又說過,舊宇宙的各種物質和能量都是在奇點世界的工廠粉碎加工彙集好,新宇宙需要這些“添加劑”,五行本素是五種添加劑,那這個竹筒的東西是什麼添加劑?按上麵的標識是人,難道這個是造人用的材料?
我喝了造人用的材料!我感覺我的汗馬上淌了下來。神仙是不出汗的,這隻是我的感覺而已。後麵我會生孩子嗎?我可是男人!我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多想無益,該幹嘛幹嘛。修煉至十八層後,藍皮書上的中級神通我也修煉過半,直追鴻鈞。為什麼能修煉這麼快,我感覺就是入定、沉思、體會等比以前深入的多,頗有“山水之論”的味道。山水之論是一個很有名的論斷,說是參禪三境界,一禪師為參禪之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參禪之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等悟境深了,放下許多,又還歸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境地。
大家由於自前世俗世來,沒有經過入門清修,修煉神通心喜之下為第一步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落了下乘,進境緩慢,而且修成某一神通後卻不能到達頂級之效果,這都是境界不夠的緣故。我自吞了水珠,已經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境地,已經看透神通的本質就能量運用,以自身靈能控製能量的汲取,運轉和輸出。認識越深,對神通的運用就越高妙,仿佛進入一個新天地,所以進境很快。至於第三重參禪之境,我想我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
即便如此,這也有助於我悟出中型飛船的建造原理和方法。將眼界放開,法寶飛船是飛船,我們三十世紀的飛船也是飛船,它們都是星際運輸的工具,我想不出神通驅動的辦法,但是可以借鑒三十世紀飛船的驅動方法。三十世紀的飛船的驅動原理我們都知道,但驅動器的具體製造方法我們這幫人裏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懂,畢竟大家都在大學階段學理論為主,沒有任何實際工作經驗。前世的飛船很常見,以空間曲率驅動方式飛行,通過彎曲空間的方法來達到目的。好比水池兩端有兩艘紙船,要想他們靠近,常規的做法就是可以驅動一隻船尾的發動機向另一隻船靠近。但是曲率驅動就與此大不相同,它是通過打開水池出水口,讓水慢慢流出的方法,來實現兩船自動靠近。
用科學的方法來指導法寶煉製,對我們這些三十世紀來的受過十幾年科學教育的人來說,真的很諷刺。
前麵說過,以前煉製的飛舟對玉石能量的利用隻能達到分子級別,這樣長途飛行會導致需要海量的玉石,漫長的星際之間是沒有機會補給的。那如果把對玉石的利用效率提高到原子級別,按古典的質能公式,那需要的低熵體玉石可就少的多,呈指數般減少,可能會達到西瓜與芝麻的區別,這樣飛船就能帶夠足量的玉石來進行星際飛行。按這個思路延展下去,擺在麵前的路需要克服兩個障礙,一是尋找放射性原料,二是要掌握原子能量控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