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回過客(2 / 2)

母親甚覺奇怪,心想自己的生日不是下個月嗎?三毛淡淡一說:“怕晚了來不及。”難道那時候三毛就已經做好了輕生的準備,又或是她一時興起,看著滿頭白發的母親心生愧疚,想借此機會,表達這許多年不曾認真說出口的愛意?

三毛在卡片上寫著:“親愛的姆媽,千言萬語,說不出對你永生永世的感謝。你的兒女是十二萬分尊敬、愛你的。”

愛有來生嗎?如果有,三毛是否會延續今生未了的愛,和她的親人重新來過,守候一份地久天長?今生,她堅心做一個自私的人,為自己活一次。由生至死,她都要一個人。她可以舍棄世界,卻不能違背孤獨。

三毛的葬禮,一切從簡。三毛生前說過,她喜歡火葬,認為那樣幹淨。她喜歡黃玫瑰,不愛鋪張。母親為愛女選了一件她平時最喜歡的衣服,綴上黃玫瑰,給她穿上。就這麼靜靜地,送她去那個遙遠的地方。

三毛的骨灰放置在陽明山第一公墓的靈塔上。這世上再也沒有跟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這是三毛說過的話。小時候的三毛,為了逃學,每天去墳場做客。現在她總算做了主人。在那裏,不再有傷害,不再有離散。從此,她隻安心做那個最溫柔的人。

活著的人,依舊為她的死尋尋覓覓,悲悲戚戚。三毛的一生,不長不短。但這四十八年,她經曆了異常豐富的過程,踏遍天高地廣的山河。唯獨離世,不留隻言片語,徒留無限疑惑、無限落寞給眾生。

三毛的忘年交眭澔平,留有一段三毛辭世前夜打給他的電話錄音。“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人呢?眭澔平……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當時眭澔平人在外地,沒有接到這個電話,也因此成了他終生遺憾。

其實就算接通了這個電話,以三毛的個性,也還是要走上那條路。這個女子何曾會受到外界的幹擾,為誰止步。她的世界已經清澈見底,水落石出。

瓊瑤認為,三毛的自殺與其疾病無關,更多的是內心深處的寂寞和絕望,寫完《滾滾紅塵》之後的三毛頓失寄托,人生已無所追求了。

她是三毛,無法接受平凡的歲月,不會讓自己安靜地度過一生。她的死與人無尤。任何的猜測,任何的哀悼,都是蒼白。相信她,她去的那個地方,是幸福的歸宿。且當作這是她留給我們,最後的承諾。

作家白先勇說:“三毛自殺的消息傳來,大家都著實吃了一驚,我眼前似乎顯出了許多個不同麵貌身份的三毛蒙太奇似的重疊在一起,最後通通淡出,隻剩下那個穿著蘋果綠裙子十六歲驚惶羞怯的女孩——可能那才是真正的三毛,一個拒絕成長的生命流浪者,為了抵抗時間的淩遲,自行了斷,向時間老人提出了最後的抗 議。”

說得多好,一個拒絕成長的生命流浪者,為了抵抗時間的淩遲,自行了斷,向時間老人提出了最後的抗議。這才是三毛,敢於和時間力爭輸贏。剪去世事所有橫生的枝節,從此再不怕光陰逼迫。盛宴散去,夜已深涼。

遠處,傳來齊豫清澈激越的聲音,她唱著:“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今生就那麼結束,又這麼開始。這個叫三毛的女子,在另一個遙遠的地方,重新背上行囊,做回了過客。一個人徒步,一個人流浪,一個人天涯。

如果有來生

我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恒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土裏安詳

一半在風裏飛揚

一半灑落陰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