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情劫(2 / 2)

這個經曆過情感的德國教師卻濕潤了雙眼。不承想,在這個年歲,還可以找到一位年輕多才的如花美眷。他們的愛情總算有了歸 宿。

也許很多人不明白,三毛在剛結束一段感情之後,為什麼用這麼短的時間又可以重新和一個人談情說愛。她的心如何能夠容納澎湃情感。或許,她自己亦不明白,上蒼為何給了她一顆如此善感的心。正因她的感性,才會寫出那麼多驚世的文章。

三毛曾說過,文章千古事,不是如她這芥草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來的。她寫字,為了取悅父母,亦是自己興致所在,將個人的生活做了一個記錄而已。可她自身就是一個傳奇,她的情感,她走過的地方,於是成了許多人窮盡一生的向往。

她注定是個傳奇,而成為傳奇必然要付出代價。這對戀人滿心歡喜地去印名片,希望把兩個人的名字排在一起,如同並蒂蓮、連理枝那般,不言別離。他們特意挑選了薄木的材質,一麵印中文,一麵印德 文。

說好了半個月之後去拿名片的。可十七年以後,三毛回憶此事:“那盒名片直到今天還沒有去拿。”三毛這一生都不會去拿了,因為這對情侶就在訂好名片的當晚,勞燕分飛,永不相見。

世上再沒有比生離死別更痛苦的事了。那晚,素日身體健康的德國教師,突然因心髒病病發猝死。這個讓她心甘情願決意要嫁的男人,居然就這麼走了,沒有留下任何話語,死在她的懷裏,讓她今生今世隻要一合上眼,都會想起那悲傷的一幕。

生生死死,聚聚散散,真真假假,如同一場戲。或許是因為這過於曲折的戲,才讓不凡的三毛在此後的人生舞台上擔任了主角。可誰又知道,演過這場生死之別,她是否還能夠平靜地走出來。如果是戲,三毛入戲太深。當她看到所愛的人被裝入棺木,心裏已是一片血淚模糊。

愛情原來就是一個局,當你付出一切,它卻不留退路給你。三毛已經不能原諒上蒼對她所開的玩笑,幾段情感讓她精疲力竭。德國教師過世不久,三毛在悲慟欲絕的情緒之中,選擇了服藥自殺。所幸有驚無險,三毛度過了這一劫數,重回人間。

這個女子總要以一種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看似堅定自傲的她,其實一直在懦弱地逃避,她認輸了。讓自己像秋葉一樣死亡,或許可以了斷所有的痛苦。但她的使命還未完成,有一段長長的幸福,行將彌補她過往所有的不幸。

痛過之後,三毛在死亡的邊緣,重新找回了自己。後來,她在心裏挖了一個坑,把德國教師深深地掩埋。他的死,在三毛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記憶。或許他並不是足夠好,或許婚後他們亦不會那麼幸福。但他死在三毛的懷裏,讓愛情有了悲傷的美感。

台北對三毛來說,實在算不上一個祥和之地。她把自己最美的年華、最真的愛情,都交給了這座美麗的海島。可那些屈辱、自閉的過往,以及喪失至愛的悲慟,令她不堪回首。也許她的人生注定流浪,隻有在行走中,才能夠獲取平安。

三毛想起了西班牙,那個自由奔放的國度。那裏曾經治愈了她的情傷,讓她找回了自信與快樂。午夜夢回,她開始思念那個國,思念小白房子、牧歌,還有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在那裏可以抽煙,可以拿著酒袋,與人交杯換盞。

做一隻蝴蝶吧,一隻飛渡滄海的蝶,讓自己遠離痛苦,去尋找自由與激情。也許有一天,她會倒在遠行的路上;也許有一天,她會親手埋葬自己。這一切都不重要。

收拾行囊,父母沒有像她初次離家時那樣擔憂。反而希望她可以換一個環境,忘掉這一年多的悲慘遭遇,快樂堅強地活著。原來,愛到深處是放手。

有一種人,生來就隻適合漂泊。隻有遠離故土,才可以春風滿麵。三毛就是這種人,行走成了她此生的信仰。告別台北,這位多情才女刻不容緩地選擇起程,選擇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