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撥開迷霧,冷靜解讀2012末日預言 三、深刻反思,是天災更是人禍
對待末日預言,人們有兩種態度:一種是開始擔心生活,整日惴惴不安。一種是一笑而過,該吃吃該喝喝。
如果說第一種人需要冷靜、需要謹慎的話,第二種人需要的是警醒。
為什麼?
一兩個人相信預言,那可能是個人原因,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它的時候,這就是社會原因了。因為經濟危機和環境危機開始讓整個世界惶恐不安了。預言的流行其實反映出一個事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生活不自信了,我們的社會也許真的出了什麼問題。
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信仰的迷失,道德的衰落
2009年1月,旗下員工10萬人的德國億萬富豪阿道夫·梅克勒,不畏攝氏零下的低溫獨自走進冰天雪地,在離家不遠處臥軌自殺,見證了金融海嘯的無情,也留下了不解和遺憾。
據報道,終年74歲的梅克勒,是全德國排名第五的大富豪,通過控股公阿道夫·梅克勒司掌握的關係企業包括歐洲最大藥品批發商芬尼斯和建築材料供貨商海德堡水泥,年營收高達350億歐元。
經營藥廠起家的梅克勒,一向作風低調,習慣開一台破舊的老奔馳車,一般人對他所知有限。
一直到2008年年底放空福斯汽車股票失利,拿股票抵押向銀行團聯貸才成功並購的海德堡水泥,股價又大跌,銀行團急著收回現金,外界才對這位平時謹言慎行的企業老板感到好奇。
金融風暴席卷全球,撼動梅克勒數十年建立的企業王國,據估計,他背負的債務在40至50億歐元之間。
梅克勒的遺體,昨晚在離家僅300公尺遠的鐵軌上被發現。他選擇在天寒地凍的此刻臥軌自殺,死前還寫遺書向家人道歉,死意顯然相當堅定。
梅克勒的家人在聲明中說,金融危機使公司陷入財務困境,這幾個禮拜以來的不安和無力感,讓這位熱情的家族企業老板受到創傷,選擇結束生命。
梅克勒的死訊,留下許多不解和遺憾。跟在他身邊的一位顧問說,梅克勒可能無法接受放棄財產,他個性堅毅而且充滿自信,很難接受失敗。
不過在商場上,梅克勒一向就是愈挫愈勇。一位過去的生意夥伴就說,他應該放棄一部分的財產,剩下的反正足夠保住集團的命脈,他的往生一點意義也沒有。
(摘自《世界報》,DieWelt報道)
金融風暴發生以來,梅克勒不是第一位選擇自殺的企業家。聖誕節前三天,因為華爾街大亨馬多夫爆發驚天金融醜聞,貴族出身的法國企業家德拉維耶伊榭損失了十億美元的客戶錢,也把家族資金賠了進去。於是他把自己鎖在二十二樓高的曼哈頓辦公室裏,吞了安眠藥,用美工刀割破雙腕。追求完美的他還用垃圾桶接住自己的鮮血,以免玷汙地毯。
如果他們的成功曾經是這個時代的成功,他們的失敗也代表了這個時代的失敗。在此次金融海嘯裏,真正受到考驗的不是我們的人性,而是我們的信仰與生活方式。
現代人大多不信神,家庭關係鬆散,友誼深淺難定,身份隨時變動。對多數人來說,工作才是新宗教,工作倫理則是新的社會道德。我們長時間相處的對象不是親戚,而是同事;我們天天服務的對象不是家庭,而是公司。工作界定我們的生物活動範圍,決定我們的日常生活內容,劃分我們的人際圈子。工作表現代表了成就指標,升職加薪會增強自我信心,降級失業則是人生困境。
工作的失敗往往對等於人生的失敗。
對德國的梅克勒、法國的德拉維耶伊榭這類工商之神來說,工作就是一切。工作定義了他們的人生,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生活的目的,也沒有了生命的意義。
“這個世界將要失去某樣東西時,這樣東西的價格必然上漲。”在這個物欲旺盛的時代,純愛、友情、夢想與信仰早就物以稀為貴,與你內心的距離越來越遠,與錢的距離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