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到了初冬。魏昭離來錦山已有三月有餘。魏昭離除了去清風鑒水學習,就是到洛澗那裏練劍。
這日,又到了眾人去清風鑒水集中上課的時候。
今天上課的是謀尊君思問,謀尊主要負責教授的課程主要關於謀略方麵的,東陵國是一個特別注重策略和計謀來解決紛爭的國家,也跟東陵國悠久的曆史有關。因為謀尊被尊為五尊之首。
君思問身著一身華麗的紫衣,發髻梳的一絲不苟,五官端正,劍眉星目,站在那裏不說話,自有一股高貴的感覺。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君思問,負責教你們做事的計謀和策略的基本方法和理論。計謀這個事兒,每個人的天分不同,理解不同,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是好是壞取決於你們自己的天賦和品性了。今天我們不談別的問題,隻弄清楚一個字,什麼叫做謀?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理解,說對說錯都沒有關係。”
課堂上開始低聲地討論起來,討論這個字倒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
“尊上,恕我直言,在絕對的武力值麵前,謀略一文不值。”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
說話的人叫戰崎林,雖然身著錦山的學服,頭發束著藍色的發帶,一副儒雅書生的打扮,但是依舊掩飾不住其豪邁的氣質。小麥色的皮膚,堅毅的麵孔,寬闊的肩膀,高大的身材,一看就是個練武之人。
“有沒有人有其他的見解?”君思問倒也不生氣,詢問大家。
“古人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戰公子說這話怕是沒有經過思考吧?”有人立馬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戰崎林抬眼望去,笑道:“原來是司徒兄,不知你有沒有聽清我的原話呢?我說的是絕對的武力值,就是一方相對於另一方有壓倒性的優勢。《孫子兵法》中大部分設定的情景不過是兩方勢均力敵而已。”
眾人來了興趣,都是一副吃瓜看戲的表情,有些人還開始打賭,看看這場辯論誰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戰兄不妨舉一個例子,我們看看到底是武力直接解決衝突好,還是用計謀好?”司徒星雨不慌不忙道。
“比如兩國交戰,一國兵力五萬,糧草兩萬石,裝甲兵器皆是下品。而另一國兵力五十萬,糧草二十萬石,武器裝備精良。請問在這種實力懸殊十倍的情況下,實力弱的那一方的任何計謀會有效果嗎?”戰崎林想都不用想,隨隨便便就舉出了一個例子。
戰崎林出生於將軍世家,從小就在軍營長大,身體強健,力大無窮,武藝高強,崇尚絕對的力量,對那些舞文弄墨的東西沒有任何興趣。但是東陵國是一個崇尚文道的國家,知識淵博,智力超群的人更受人尊敬。戰崎林的父親才想方設法將自己的兒子送到錦山求學,不求他計謀無雙,但是好歹也能學點禮儀常識,不至於以後在大場合貽笑大方。
“戰兄舉的這個例子過於極端了,如果兩國實力懸殊到這種程度,一國早早就被另外一國滅掉,又怎麼可能相互維持平衡到戰場相見呢?”司徒星雨無奈道。
“這種情況在實際中並非不會出現,比如一國發生百年一遇的天災,實力急速下降,另一國正好可以群起而攻之,一擊即中。”戰崎林道。
一旁看著他們辯論的君思問終於發話了,“他們兩位舉得這個例子非常有意思,大家不妨想想,在這種情況下,弱勢一方怎麼樣通過計謀,絕地求生。”
又是一陣小聲的討論,許多人冥思苦想後都搖搖頭,表示這麼大的實力差距,弱勢一方除非天降神兵,否則無力回天。
宋玉站起來答道:“古人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對一個國家亦是如此。我覺得弱國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存有生力量,可以通過和親或者割讓城池,進貢等方式獲得喘息的機會。然後再休養生息,勤奮練兵,囤積糧草,購買精良武器,靜待反撲之機。”
宋玉不愧是宋玉,一個令東陵國民最驕傲的皇子,東陵國未來的君王。
君思問讚同道:“宋玉說的不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氣節等都不是最重要的,學會低頭服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英雄不逞一時之能,正是如此。”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隻有戰崎林微微挑眉,表示不認可,因為在他看來英雄就是要生的壯烈,死的光榮,他平生最討厭貪生怕死之輩。
君思問接著又道,“其他人還有什麼別的策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