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和印度同為世界文明古國,數學是中印兩國古代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它的曆史悠久,成就輝煌。印度數學的思想精髓最早記錄在16條古印度吠陀經文上,“吠陀”在印度語中是“知識”“智慧”的意思,因此,印度數學也稱“智慧數學”。

如今,印度數學的巨大價值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在西歐、美國、東南亞,一股股印度數學研習熱潮被不斷掀起。印度數學之所以廣受歡迎,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能輕巧地為人們開啟智慧之門。

本書一共介紹了十五式印度數學簡算法,它們分別在加、減、乘、除運算中展現著“補數思想”的精髓。掌握了這套方法,你能在幾秒鍾內完成三位數、四位數的複雜運算,學會靈活多樣的計算方法,有效提高創意思維能力。

中華民族也是智慧的民族,源遠流長的數學文化造就了中國人的高智商。在中國古代數學名著中,《孫子算經》就像一顆耀眼的明珠,至今仍煥發著璀璨的光芒。《孫子算經》成書於公元4至5世紀,相傳為孫武所著。《孫子算經》詳細介紹了度量衡、籌算方法、約分術等中國傳統數學常識,並收錄了大量至今依然膾炙人口的數學名題、趣題,這些題目涉及市場交易、田畝、家畜、軍旅、運輸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今天讀來依然生動、親切。而書中的巧思妙解,更是處處迸發思維火花,充滿啟發意義和借鑒價值。

對於書中介紹的約分、乘方、方程運算等內容,可能你已從學校教育中積累了這樣的感受——這些內容簡單而枯燥。但是讀了本書後,你會發現神奇的數字魔方可以組合出新的、有趣的、令你難以置信的色彩和圖案,由此獲得更加充沛的思維能量。此外,書中還收錄了《孫子算經》提到的各個層麵的幾何問題,如從點到線、從線到麵、從麵到體。本書將這些題目按照“一維空間”“二維空間”“三維空間”的框架整理出來,用以激發當代人的右腦能量,訓練大家的觀察力、形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

數學是鍛煉思維的體操,學好數學,將讓人受益一生。本書將中印兩國的數學精華熔為一爐,使讀者不僅能從中印數學中繼承思維法寶,提升邏輯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計算能力,還能領略中印傳統文化的風采。閱讀本書,兒童能啟發數學思維,培養學習興趣;中小學生能增強對應用數學的理解,讓數學不再抽象;成年人將提升思維能力,在工作和學習中勝人一籌。

下麵,就請打開本書,走進新奇、有趣的數學殿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