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這些兵都是來自河北的,他們比一般的團練兵更具戰鬥力,因為他們有打回家去的意願(這一點類似於抗戰期間的東北軍),所以就有著更加頑強的意誌力和更加堅決的行動力,讓這樣的人去前線打叛軍,幾乎是不需要動員的。

事實證明,李光弼的眼光沒有錯,五個月後,他們的仇恨將成為戰勝敵人的強大力量。

李光弼抵達太原城的時間是至德元年(756年)的八月,也就是說從靈武到太原,李光弼用了差不多半個月,但是從新官上任到名聲大振,李光弼卻僅僅用了幾天的時間,這是因為他殺了一個叫做崔眾的人。

奉命駐守太原的,本是河東節度使王承業,也即我們前麵提到過的搶走顏杲卿殺敵功勞的那位。可是這位王節度使搶功是一把好手,戰功卻一個沒有,且素來治軍無方,致使部隊軍紀渙散,最後終於被人反映給了朝廷,被李隆基一怒之下剝奪了軍權,後來還給下旨殺掉了。王承業下課後,朝廷派來接管太原軍隊的,就是時任侍禦史的崔眾。

這位崔眾很可能是朝廷特意找來的,因為他對於王承業有一種素來的輕視,所以自從他到來後,經常欺辱失勢了的王承業,直到王承業被押去砍頭的那一刻,他都沒有停止過對王承業的冷嘲熱諷。

當然,看不起王承業的崔眾自然也看不上李光弼。雖說李光弼是新皇帝任命的宰相級大員、太原的留守官,但在崔眾的眼中,這個帶了五千民兵來上任的家夥實在沒什麼了不起的。更何況他的兵,比李光弼的多,那就更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所以每次崔眾見李光弼時,壓根就不把李光弼當領導,見麵行禮隻是馬馬虎虎的長揖,正式場合撞上了,也從不回避,表現得極其無禮。

好在,李光弼並不是那麼較真的人,這些他都能忍,唯一讓李光弼感到忍無可忍的事是這個崔眾竟敢拒不服從靈武方麵的命令,一直拖延著不把太原的兵權移交給自己。

忍無可忍,即無須再忍。李光弼盛怒之下,直接派兵把崔眾給抓了起來。

崔眾做夢也沒有想到李光弼有膽這麼做,所以一開始也嚇得不行,但見李光弼沒有立即殺他,過了一段時間後,他也不害怕了。因為根據他之前得到的消息,新皇帝已經任命為禦史中丞,估摸著日子,使者近期就要來正式宣讀委任狀,召自己前往行在履新,而屆時將是他重見天日,並讓那李光弼倒黴的時候。

能有這樣的想法,隻能說他真的不了解李光弼。

靈武派來的使者如期來到了太原,他此行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了解下太原城軍權及防務的交接情況,另一個則如崔眾所料,是傳達李亨的旨意,帶崔眾回靈武,出任禦史中丞。

使者是有些奇怪的,因為他在迎接自己的官員中掃了好幾遍,也沒有發現崔眾的身影。

換句話說,這些兵都是來自河北的,他們比一般的團練兵更具戰鬥力,因為他們有打回家去的意願(這一點類似於抗戰期間的東北軍),所以就有著更加頑強的意誌力和更加堅決的行動力,讓這樣的人去前線打叛軍,幾乎是不需要動員的。

事實證明,李光弼的眼光沒有錯,五個月後,他們的仇恨將成為戰勝敵人的強大力量。

李光弼抵達太原城的時間是至德元年(756年)的八月,也就是說從靈武到太原,李光弼用了差不多半個月,但是從新官上任到名聲大振,李光弼卻僅僅用了幾天的時間,這是因為他殺了一個叫做崔眾的人。

奉命駐守太原的,本是河東節度使王承業,也即我們前麵提到過的搶走顏杲卿殺敵功勞的那位。可是這位王節度使搶功是一把好手,戰功卻一個沒有,且素來治軍無方,致使部隊軍紀渙散,最後終於被人反映給了朝廷,被李隆基一怒之下剝奪了軍權,後來還給下旨殺掉了。王承業下課後,朝廷派來接管太原軍隊的,就是時任侍禦史的崔眾。

這位崔眾很可能是朝廷特意找來的,因為他對於王承業有一種素來的輕視,所以自從他到來後,經常欺辱失勢了的王承業,直到王承業被押去砍頭的那一刻,他都沒有停止過對王承業的冷嘲熱諷。

當然,看不起王承業的崔眾自然也看不上李光弼。雖說李光弼是新皇帝任命的宰相級大員、太原的留守官,但在崔眾的眼中,這個帶了五千民兵來上任的家夥實在沒什麼了不起的。更何況他的兵,比李光弼的多,那就更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所以每次崔眾見李光弼時,壓根就不把李光弼當領導,見麵行禮隻是馬馬虎虎的長揖,正式場合撞上了,也從不回避,表現得極其無禮。

好在,李光弼並不是那麼較真的人,這些他都能忍,唯一讓李光弼感到忍無可忍的事是這個崔眾竟敢拒不服從靈武方麵的命令,一直拖延著不把太原的兵權移交給自己。

忍無可忍,即無須再忍。李光弼盛怒之下,直接派兵把崔眾給抓了起來。

崔眾做夢也沒有想到李光弼有膽這麼做,所以一開始也嚇得不行,但見李光弼沒有立即殺他,過了一段時間後,他也不害怕了。因為根據他之前得到的消息,新皇帝已經任命為禦史中丞,估摸著日子,使者近期就要來正式宣讀委任狀,召自己前往行在履新,而屆時將是他重見天日,並讓那李光弼倒黴的時候。

能有這樣的想法,隻能說他真的不了解李光弼。

靈武派來的使者如期來到了太原,他此行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了解下太原城軍權及防務的交接情況,另一個則如崔眾所料,是傳達李亨的旨意,帶崔眾回靈武,出任禦史中丞。

使者是有些奇怪的,因為他在迎接自己的官員中掃了好幾遍,也沒有發現崔眾的身影。

“崔眾何在?速來接旨!”

“他不在這裏。”

不等使者開口詢問情況,李光弼主動講了:“崔眾有罪,已被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