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嶽在一個月前提交了離職申請,已經走完了審批流程,現在終於到了正式離職,辦理最後手續的日子,他心裏有幾分莫名的激動。
在深圳這家高科技公司,林嶽已經服務了三年,此時並沒有絲毫留戀之心。
當初高考時,林嶽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一所985大學,讀的是機械製造專業,三年前畢業,想到IT行業收入高,就進入了這家公司。
作為一名985大學的本科生,林嶽很快就上手了工作,在項目管理的崗位上得心應手。可惜好景不長,一年後換了一名姓李的經理,日子馬上變得越來越難過了。
工作上的刁難總是不期而至。
比如,林嶽將項目進度安排得相當緊湊,李經理就會用銳利而鄙夷的眼神盯著他,道:“工作安排一點餘量都沒有,部門KPI的項目準時完成率不能達標,你他娘的負得起責嗎?”
如果項目進度安排得寬鬆一點,李經理則又會嗬斥:“你這麼安排,有沒有考慮效益,我們部門的人效低,還要不要績效工資?”
“公司怎麼招這種人進來,專業不對口,做事就是差!”李經理背後跟人是這麼說的。
反正,這個李經理看林嶽橫豎不順眼,林嶽想著找工作不容易,抱定了一個忍字訣。後來終於看了出來,李經理是打心底裏看不上他,因為李經理是一名碩士畢業生,而他是一名本科生。部門裏一大半以上是碩士畢業,甚至有一兩個還是博士畢業的,在如今“本科多如狗,碩士滿地走,博士才能抖一抖”的時代,本科生的地位確實不高,容易被人排擠。
一句話,你愛幹不幹,走好不送,大不了再招,大把碩士博士擠破頭來應聘。
當初林嶽應聘進來這家公司,那可是過五關斬六將,超水平發揮,加上那麼一點點運氣,終於修成了正果,那可不容易。雖然這家公司不是互聯網大廠,但在行業內還是有點名氣的。
林嶽自問為人處世還算得體,雖然不夠圓滑,也還過得去,工作上也少有紕漏,和同事一向相處融洽,有的同事看見他挨批,私下裏也會安慰幾句。
“李經理就那樣,有時候沒事找茬,不過呢對你確實是過分了一點。”
“小林,人家李經理能力還是可以的,能夠從二本學校考到985大學的研究生,那可是下過苦功,吃過苦的,有點類似十年的媳婦熬成婆。”有同事意味深長地笑一笑道。
“問題還不在這裏,最主要的是你林嶽雖然是本科出來,但學校卻是名牌的那種,全國排名前幾的,這就讓他不舒服了。”另一名同事也低聲道。
“是嗎?不至於吧。”林嶽淡淡地一笑。
林嶽不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沒有那份心往深裏想,這樣的齷齪心思世間不是沒有,確實是實在太奇葩了一點。
人家李經理怎麼說都是碩士,別人也是碩士甚至博士,他沒有那麼大的優越感,可他在林嶽麵前,總是顯得高高在上,但同時內心又有深深的自卑,糾結不清的自卑。
林嶽當初不是沒有考慮過考研讀研,而是家裏條件不允許,家裏太窮,還要負擔一個妹妹讀高中,如果考上大學,還要花不少錢。
林嶽並不是一個自私的人,總得為家裏考慮,指望不了酒鬼老爸。
忍字訣用了快兩年了,這得多大的忍功,林嶽早想一走了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人生多艱,找份工作確實不容易,但還不至於找不到。
最氣人的是,按慣例,進入公司一年就要提薪,部門的頭剛好換了李經理,這一下林嶽就沒有了提薪機會,同一批進來的五人,就他沒有。這一批五人,包括林嶽共有三人都是本科,唯獨林嶽沒有提薪,而滿一年提薪是公司不成文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