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職業道德還要求編輯熱情、真誠地對待作者,尊重作者的人格、著作權,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對其稿件作出客觀的評價,不打殺,也不“捧”殺。要幫助作者修改、完善稿件。因為大多作者是寫自己熟悉的東西,不一定了解市場、了解讀者需求。編輯要起協調和搭橋作用。稿件修改時,編輯如與作者發生分歧,也不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以“權”挾人,不能以謀利放棄原則。在交往中,不能利用編輯權力謀私利,不得剽竊作者勞動成果。
工作職責
無論哪種性質的媒體,編輯的工作職責都基本相同,包括:要負責組稿、改稿、校稿和編稿等常規性工作;收集並及時研究和處理作者、讀者意見和反饋信息;一般編輯要協助責任編輯解決編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作。責任編輯則要對文章中出現的語句錯誤,或者政策導向性錯誤負責。
除此之外,報紙的責任編輯還要負責自己所管版麵的全部內容規劃,雜誌的責任編輯要負責所管板塊的內容規劃。所有平麵媒體的編輯和責任編輯的首要義務就是“不能讓版麵開天窗”,這是工作職責中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入行門檻
正規的媒體對編輯和責任編輯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首先,如果你去應聘編輯,你必須要有良好的文字撰寫能力以及縝密的文字功底;如果你去應聘責任編輯,那一定要拿著自己在前一家媒體做過的“版樣”去應聘,以說明你的基本實力。如果之前你並沒有相關的就業經曆,那至少要符合以下的條件:
良好的文字功底,在校期間曾負責校報的編輯工作;
新聞專業或者漢語言文學專業等文科專業畢業;
了解國家新聞出版的相關法律法規,熟悉出版編輯規則;
較高的職業素養、敬業精神及團隊精神,善於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職業場上,非正規的媒體中,編輯這一稱呼已經不是很規範了,這種情況下,會帶給求職者很大的誤區,甚至剛走出校門的學生也對自己能勝任編輯職位而深信不疑。在此,筆者作為過來人告誡求職者,如果你想從事媒體行業,傳統媒體培養人才的機製還是很科學的,千萬不能在沒夯實基礎前就盲目去應聘自己不能勝任的職位,這對自己將來的“功底”累積是非常不利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