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傳媒業是一個極具魅力的行業,這一方麵是源於它是一個有著高投資回報的智力密集型產業;另外一方麵,更是源於記考所謂“無冕之王”的社會角色所帶來的挑戰性和刺激性對於年輕一代的吸引。但真正的傳媒人是沉重的,這種沉重來自於這一特殊職業的專業主義的社會責任。因此,優秀的傳媒人是用良知和勇氣鑄造的“大寫的人”。
“凡大醫治病,必當無欲無求,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唐代名醫孫思邈將這篇《大醫精誠》冠於中醫巨著《備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為醫者必須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精”於專業、“誠”於品德,這樣才是德才兼備的“大醫”。其實,優秀的傳媒工作者何嚐不是這樣呢?眾所周知,傳媒業是現代社會的神經和血液,傳媒工作是一項需要媒介人付出滿腔熱忱、百倍艱辛直至熱血和生命的事業。這一崗位要求傳媒人對其承擔的社會角色及履行的曆史使命要有一種充分的自覺。美國著名報人普利策說:“新聞記者是什麼?假如國家是一條船,新聞記者就是站在船橋上的瞭望者。他要注意來往的船隻,注視地平線上出現的任何值得注意的小事。”我國原新華社社長郭超人指出:“傳媒工作者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毀譽忠奸,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人命關天。”在現實生活中,傳媒工作總是在各種利益角力的旋渦中展開自己的舞台的,其中,既有權力、金錢、美女的誘惑,也伴隨著恐嚇、打壓,甚至生命的威脅。
所謂傳媒人的專業主義,是包括一套關於新聞媒介的社會功能的信念,是一係列規範媒介工作的職業倫理,是一種服從於政治和經濟權力之外的更高權威的精神,是一種服務公眾的自覺態度。對一個傳媒工作者而言,傳媒行業絕不僅僅是一個職業,而是一項事業。這項事業用喜歡是遠遠不夠,它要求任何一個希望卓越的從業者有一種為之獻身的勇氣和決心。一位優秀的傳媒工作者曾經這樣形容自己對於這個職業的理解:“一段文字,一經出現在報紙上之後,如何神奇地在民眾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他們確信它,甚至以它為行事的一個依據。”“傳媒是這樣一種東西,因為它‘以事實之名’而生,所以具有‘你們可以信賴我’的特權,這種特權同時也是一種責任——由它所服務的民眾賦予——傳媒記者必須說實話,除了事實,隻有事實,強大的事實。它是傳媒之所以存在而且有價值、傳媒記者存在而且有價值的唯一原因……我認為自己在從事一項非常有價值的事業,盡管有時候也有挫折感。但這更突顯了它的彌足珍貴。因為我相信,我所熱愛的這項事業是民主的基礎。所謂民主,最基本的是知道。人們隻有知道真相,才能做出判斷,才能為自己做主。傳記者正用‘事實’捍衛人民的‘知情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