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豬肉細細切做臊(1 / 2)

西市裏賣花椒、茴香等大料的雜貨行都開在東北隅,第二天薛秀沒有起那麼早,他吃過早餐,去了薛家食店稍微待了會兒,巡視一番就朝那邊去了,他今天的任務是做東坡肉。

薛秀原時空並沒有任何餐飲行業的從業經驗,不能立即給出什麼建議。在之前參與創業的那個手機點餐的APP裏,他充其量就是開發了客戶端的界麵,在大唐時空的食店,顯然讓客戶來端不是什麼好主意。於是他選擇了先看,然後就是憋住了勁打算將原時空的一些經典菜品給搬過來。

在東北隅做香料、調料生意的多是波斯、昭武九姓的胡商,滿眼睛的大胡子,滿鼻子的薑黃、孜然、茴香的味道讓他頓時想到了咖喱。

好像咖喱就是各種香料的混合吧?以後試試咖喱飯也不錯,薛秀心想。

不過今天他隻是以參觀為主,順便買些八角、冰糖、豉汁回去。這些東西其實店裏都有,沒有的話,曲巷頭的米鋪也帶著有賣,他是專門去香料行看看價錢的。

東北隅的這些香料生意都是批發的,店鋪都很狹小,基本上都是一個標準的院子拆成了三間。不過進深很深,裏麵很黑暗,應該是改成了貨棧。

薛秀看到他們具體交易的時候都是兩個人將袖子一並,兩個人的手藏在袖子裏相互比劃進行的,就好像薛秀在原時空看到的那些描述印度、阿拉伯城市的商人貿易的紀錄片裏拍的那樣。

薛秀還不是很了解那些手勢的含義,但是今天他隻是來看看樣品,並帶些回去試著做做。

他發現各種做東坡肉,甚至大多數現代菜肴的調料,這裏都有了,事實上,這裏甚至有混合好了的十三香、十八香的料粉出售。但是這調料的價格比起後市來就相對貴得多了,初步口頭問價下來,胡椒一貫一斤,花椒是一貫一袋,茴香也是一貫一袋,薑黃最便宜,一斤三十文錢。都是壓實了的幹重。

雖然說這價格還沒有超過薛秀心理預期的上限,但是算下來,比如要做醬骨架什麼的話,每買十文錢的肉,就要再花兩、三文錢在調料上,這比例無論如何來說是高了。

一想到自己以豬肉為食材的菜肴,其價格優勢被調料抹去了不少,薛秀不禁有點小鬱悶,還是先做出來再說吧。

雖說東北隅都是做批發的,但是你要花幾文錢拿點樣品回去,人家也不會拒絕,薛秀逛下來,帶著大大小小的幾個布袋子,就往西中隅回去了。

不過他還不急著回食店或者“公寓”,他要先去屠行買豬肉。

那屠行、肉行、鹵肉行什麼的其實也在西中隅,都屬於餐飲業範疇,隻是都在西中隅的第三曲,東曲的東北角,離他的食店有點遠。薛秀在調料行逛了不少時候,回來看到似乎交易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好幾家的肉案已經空了,也沒懸著幾片肉,後麵圈牲口的柵欄裏也空了,並且沒有豬肉,隻有羊肉。

薛秀看了三家現成賣肉的肉行,都沒有現的豬肉賣,逛到一家屠行時,才發現圈著的剩下的兩頭瘦羊裏,雜著一頭豬。

那豬出奇的小,四肢瘦小之餘,肚腩卻很大,密生著棕紅色絨毛,大約隻有幾十斤的樣子,和現在一百多公斤重的大肥豬完全不同。

那剩下的兩隻羊已經很瘦了,但是感覺那豬比羊還小。

“哎呀,耶耶怎麼自己來逛屠行了?”一個聲音親熱地響了起來。

原來開這屠行的不是別人,正是王二大嫂的姑爺,屠夫張七。初春還寒的時候,那張七已經是單衣的打扮,他把袖子卷得高高的,露出了胸膛,胸膛上一撮濃密的毛,典型的屠夫的樣子。

他周圍還有兩三個徒弟還是夥計在忙著,有人擋著,因此薛秀沒看出來,那張七眼尖,倒是湊了過來。

“哦,打算做做跟豬有關的菜,就來看看,有什麼豬肉賣?”薛秀笑著說道,有熟人正好,他還怕自己光買幾斤肉對方不願意,有熟人正好。

“耶耶真的要弄豚肉吃?這豚是鄉下人賣羊搭來的,沒饒幾個錢,給夥計們打牙祭用的,並不是拿來賣的。”

“鄉下的豬,都是這麼大的麼?還會再長大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