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創作總根於愛。我卻說:創作總根於恨。我認為,當一個人對世界和自己充滿愛時,他(她)便會過得開心、輕鬆,除幸福而外,也就不必再煩心去追求什麼,那麼,他也便不會有創作。因此,我創作是根於恨。在我很小的時候,生活環境並不怎麼優越,加之父親的脾氣暴躁,性情懶惰,便使我性格極為內向。中學時期,我漸漸有了點認識,便寫了篇自傳性的文字,以至於被親戚們說長道短。記得我曾寫道:“我有一個懶惰的父親,因此也便有一個勤勞的母親。我恨父親,恨母親,尤其是恨自己……”那時,我走出家庭,麵向社會,發現了社會上充滿了不平事,因此,我又寫道:“我恨家庭,更恨整個社會……”我於是想:拿起筆,把我所見到的不平事寫下來,公諸於世。那時我雖屬荒唐,但無意間卻為今日鋪下了要行必行之路。因此,我想:人在快樂時,一感到生活幹淨,即無創作。但人也不能一無所愛,我便是很愛自己的事業。
有人說:創作是在抒寫自己的心。我創作卻是在抒寫自己與身邊的人們。至於人們是怎樣想的,我卻不能夠知道。我所寫的,隻是他們行動出來的。我隻是寫了一個數年的事實經過。
老同學劉明曾在阜陽向我說:“你趕快寫,把你自己的愛情經曆寫出來,那一定很有意義,我相信,很多人都要看。”於是,在文聯一位友人組稿的同時,我便趕寫了這本《春之聲》。有些朋友知道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便問我說:你寫的是你自己嗎?你寫的是真實故事嗎?我無從以對。不過,在我三思後,我可以把書中所有的人介紹給你認識,或許還可以告訴你他們的電話和通訊地址呢!陳烽的QQ號:908821597。
張濤幾經周折,後去廣東,賺了一筆錢,回到家鄉開了個超市,至今乃是首戶。
徐瑞超因為貪官,犯事,至今逃亡在外。
丘瓊現在何處,我無從知道,不過,我也不想去尋找她,對現在的她去做不必要的了解。
斐斐現在過得並不如意。聽二舅說她很辛苦。但我知道她一直並沒有忘卻我。是在2006年我們相見時,我才了解到這一點。
事實上,霞過得最不如意。當我從上海回來知道她被拋棄時,我便決心去尋她,可是,當我來到她住過的舊址時,不巧她剛剛去了東北,我便很為彼此的無緣而遺憾,及至悲愴。真的,我一直憧憬與她有一個戲劇性的結局,但是……那畢竟已是過去,曆史,是不可挽回的。我隻有拿事業來彌補自己的空虛。
我常想,她是不是在恨我?但我卻要說:還是恨自己的父親吧!唉!生活原來會是這般的折騰人!
今晚,我獨處一室,門外小雨,自覺寂寥,便提筆作序,卻又想起昔日的口號來:路縱然坎坷,山縱然峻峭,我縱然跌跤,但並不怕,即使被跌得頭破血流,我也決心爬上去,於是,我捉住那滿天的彩虹,我看得更遠,我呼吸了新鮮空氣,我這一生才有意義!
韓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