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楊幺帶著供狀來到金鴻居所,包拯已經在等。
看完供狀,他覺得很滿意,讓金鴻、孟婆配合那供狀各自寫好供詞,便帶著三人來到淩霄殿。
玉帝見楊幺也跟了來,心中生疑,道:“這麼快就破了案,愛卿的問案手段當真不凡。誰是主凶?”
楊幺急忙跪倒磕頭,道:“玉帝,是微臣一時糊塗做了錯事,微臣有罪、微臣該死啊!”
玉帝震怒,看著他雙目吐火,道:“果然是你。傳旨下去,請眾神仙一起聽案。”
太白金星立刻下去傳旨。天界雖廣,但傳旨不過片刻之間,不多時眾神仙已齊聚。
這期間包拯已將金、楊、孟三人供詞及一個不足巴掌大的小布袋呈給玉帝審查。
三人雖都跪著,但楊、孟二人頗顯恐懼愧疚,而金鴻臀抵足跟,四處瞧著新鮮,顯得有恃無恐。
這舉動早讓玉帝心中不悅。
眾仙神見這場麵,交頭接耳,猜測不已。
玉帝道:“眾位愛卿,包按察已堪破武神案,特請諸位聽聽,共同斷理。包愛卿,說說吧!”
“遵命。”包拯向眾神仙做個羅圈揖,緩緩道:“武神於28天前轉世投胎,在人間名叫金鴻。昨日金鴻逝世,武神本該歸來,卻發生了一件大奇事,金鴻還活著,武神也沒有歸位,諸位神道仙家都已經知曉。經本按察問詢,事件已真相大白。
“諸位都知道,持國天王楊幺與武神嶽飛在陽間有一段死生恩怨,楊天王由此懷恨在心,處心積慮要置武神於死地,但他打不過武神,是以在輪回時做了手腳。他在金鴻臨死的前一晚托夢於他,說隻要他不喝孟婆湯,前世不滅,便能保證朋友親眷長命百歲,一生安康,並告知他不喝湯藥的辦法。”
眾神仙交耳議論起來。
“連這個也信,這小子當真糊塗。”
“沒想到武神轉世竟如此不堪!”
“前世不滅和長命百歲哪有半點關聯?”
“畢竟是凡夫俗子!”
“做買賣的就喜歡妙想天開。”
……
包拯輕咳兩聲,續道“金鴻起初以為是夢,沒想到次日醒來在床上發現了於夢中所見一模一樣的碧玉珠釵。這支珠釵由極品翠玉製成,金珠裝點,可謂價值連城,金鴻是識貨之人,這才信以為真。他在過奈何橋時,將珠釵送給孟婆,孟婆哪裏肯收?他便按照楊幺所教,誆騙說隻要將珠釵插在頭上便能知道前世。
“孟婆忍不住好奇,正自把玩那珠釵時,金鴻將離魂湯倒在橋下卻裝作已經喝了,由此騙過了孟婆。諸位一定在想那湯藥哪裏去了?楊天王前天晚上與哮天犬鬥酒,喝得酩酊大醉,是以昨天沒能參加玉帝的群仙大宴。這正是他掩人耳目的辦法,實則他去了奈何橋,藏在橋下用乾坤袋將湯液收走。案情就是這樣。”
包拯剛說完,多目天王怒道:“楊天王,咱們份屬同僚,枉我一直對你十分欽佩,奈何你的心胸如此狹隘?”
眾神仙紛紛發出怪責之言。
楊幺伏地長跪,不住自責。
玉帝道:“持國天王,天庭感念你在民間布道施法,教化民眾,功勞不小,特賜你天王身份,上天為仙,你竟不思感念,犯下滔天大罪,你可認罪伏法?”
楊幺不住磕頭,痛哭流涕道:“罪臣一時糊塗,認罪伏法,請玉帝責罰。”
玉帝見他真心悔過,也為他惋惜,道:“包愛卿,持國天王所犯之罪按律如何?”
“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弑殺天神還是第一例,是以天條之中並無規定,可謂無律可查。不過,按照‘無故殺人下地獄’的天條,而其殺害的又是天庭重臣,是以應從重處罰,打入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玉帝歎了口氣,道:“天庭痛失武神,朕心十分哀傷,楊幺咎由自取,理應重罰。但朕見他真心悔改,就罰他十個輪回如何?這已經極難承受了。”
“玉帝仁慈,按律可行。”
楊幺千恩萬謝。
玉帝又問:“孟婆和金鴻呢?”
“孟婆是失職失察之罪,按律當關天牢五十天。但考慮事出有因,而且她司職一千五百多天,此為首錯,可從輕發落。”
玉帝道:“孟婆,你可知錯認罰?”
“老婦糊塗,凡心未淨,知錯認罰。”
“那就罰坐天牢三十天吧!若真心悔改,朕可為你求情,讓冥王準你回冥界複職。”
孟婆感激涕零,道:“謝玉帝開恩。”
包拯道:“金鴻誤信人言,間接殺害武神,按律當入地獄受苦輪回,但他占著武神真魂,是以不能在天冥兩界受罰,隻能打回人間做十世豕犬。”
玉帝道:“金鴻,你可認罪?”
金鴻挺直了身子,笑嘻嘻的說道:“凡民感激不盡,做豬做犬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