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意種(1 / 2)

關虎長老對陳平徐徐說道:“要想知神通究竟為何,應從根本處講起,也就是最基礎的關於‘氣’的知識,但我見你這方麵成績一直不錯,便不多說了。”

“在‘氣’之後,便是‘神’,凡間有流傳‘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說法,大致講的就是這一過程。在‘煉精化氣’之後,也就是凝練境第二階段第三次練氣時,就要開始考慮將‘氣’與‘神’合煉,‘煉氣化神’即入氣神境。”

“當然,你也可以考慮開始第四次乃至更多次練氣,具體何時入氣神境,還要自己來做考量。”

“入氣神境,氣機不再局限於經脈,甚至可脫離四肢百骸。你現在運氣實則是在控製經脈,經脈再間接影響氣機,自然做不到這一點。而氣神合煉後,是以神禦氣,以氣載神,控氣的原理變了,能做到的事自然就多了。這就是世間一切術法的基礎。能布術施法者,又稱天人。”

“氣神境後,想要更進一步可謂千難萬難。鑽研術法、練習禦氣、擴充氣量都是日久天長難見成效的功夫,尤其是氣量如何其實早已在合煉之時固定了,此後每擴充一點氣量,都要忍受‘神’被撕扯成無數份再重新組合的痛楚,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天驕寧願在凝練境羈留多時遲遲不入氣神境的原因。”

“氣神境再進一步的關鍵,兩字以蔽之,其曰‘聞道’,故而神通境古稱聞道境。隻是在我看來,如今普天之下的神通境修士,真正能稱聞道的,可謂寥寥。古修士有雲‘聞道者,夕死可矣’,而今之神通修士,難得古人半分真意……”

說道此處,關虎歎了一口氣,陳平也沒法插嘴,隻能等他繼續說下去。

“我剛剛所說的也有些偏激,厚古薄今確實不可取。接下來就同你說說什麼才是神通的特異之處。邁入神通境的方法,被稱作‘以意貫之’,古人有‘煉神化虛’之法,講求的是返本歸源、明心見性,但今時之人已有他法。”

“不同於抱元守一、歸根見性的路子,若以某種執念、大願等貫注神念,此謂之‘意’,以意養氣,是為意氣。走這條路的修士,若有相同的執念、大願,神通就有可能很是接近,但每個人心中所想所念自然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神通不會相同。”

“至於聖國的方法,是用進入神通境多年乃至更高境界的大修士,割舍自己一部分意氣本源,分化出‘意種’,接受意種的修行者在氣神境時能夠完美溝通意種,但由於意氣在層次上遠高於氣神境修士的合煉之氣,意種主人所聞之道會潛移默化地改變受種者的意識神念,將受種者的思維完全轉化為意種主人的從屬。這樣一來,當受種者半隻腳踏入神通境的門檻時,就能夠擁有和意種主人相同的神通。”

“有一些大修士麵臨隕落之際,或是因為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論是用作傳承也好,留下記錄也罷,也會選擇凝聚自己的意種。你體內的神秘氣息,是屬於這一類。”

關虎的話已說完,聽得陳平目瞪口呆。一是因為這些知識都是他從未接觸過的內容,其中蘊含的修行理論新奇地超乎他想象,二是若果真如關長老所說,他已經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某位大修行者的受種者,不論意種主人是生是死,他的思維都將被慢慢被意種主人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