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是這樣煉成的

汪繼峰

丹尼爾?雷德克利夫,出生於倫敦,哈利?波特的扮演者。

1989年7月23日,丹尼爾出生於英國倫敦。他的父母都從事文藝工作,父親阿蘭?雷德克利夫是出版經紀人,母親瑪西婭則是演員指導。作為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對丹尼爾疼愛有加。但疼愛不等於溺愛,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丹尼爾言傳身教,為他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像許多孩子一樣,丹尼爾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花兒為什麼會開放?小狗為什麼不會說話?天上為什麼會打雷……丹尼爾經常會提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有些問題阿蘭和瑪西婭能夠回答出來,而有一些卻不能給出明確的答案。每當遇到這種問題,他們都不會不懂裝懂地胡亂給出一個答案搪塞過去,而是實事求是地承認自己不知道答案,並建議丹尼爾去查閱有關書籍:“在書中,你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答案”。阿蘭酷愛鬱金香,特地在自家的院子裏種了一大片鬱金香。

有一天,丹尼爾和一群小朋友在花園裏玩捉迷藏。這些小家夥一玩起來就不管那麼多了,他們看見鬱金香長得很茂密,是一個藏身的好地方,便一頭鑽了進去。遊戲結束後,鬱金香被踩倒了一片。看著被踩倒的鬱金香,丹尼爾知道自己闖禍了。當時,丹尼爾的思想鬥爭很激烈,他原本想把責任推到自己家的小狗身上,告訴父親是小狗在花園裏玩耍時把鬱金香給踩倒掉的。可是,經過反複的思想鬥爭後,最終,他還是決定向父親承認錯誤。阿蘭回來後,丹尼爾老老實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讓丹尼爾感到意外的是,父親並沒有責備他,而是溫和地教導他說:“孩子,你能勇敢地承認錯誤,我很高興。要記住:鬱金香沒有了可以再種,但一個人若是把誠信給丟了,就很難再找回來。”父親的寬容讓小丹尼爾如釋重負,同時父親的教導也讓他懂得了誠實守信的重要。

小時候,丹尼爾有睡懶覺的習慣。每天早上,瑪西婭都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把他從被窩裏叫起來。阿蘭決定找機會幫助丹尼爾改掉這個壞習慣。這天,阿蘭帶丹尼爾到公園去玩。在去公園的路上,丹尼爾看到在道路兩旁的樹下,有幾個流浪漢正躺在那兒曬太陽,於是便好奇地問父親:“爸爸,那些人為什麼要睡在路邊呢?他們沒有家嗎?”“是的,他們沒有家,他們是流浪漢。在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人由於喪失了勞動能力,隻好四處流浪,靠乞討為生,我們應該同情這些人,並盡可能地幫助他們。可是另外一些人四肢健全,完全有勞動能力,可是他們太懶惰了,隻願意享受而不願意付出勞動,所以他們沒有錢租房子住,隻能睡在路邊。”

“他們為什麼那麼懶惰呢?”丹尼爾又問。“勤勞是從小培養出來的。一個人如果小時候很懶惰,早上總是不肯起床,慢慢地就會養成懶惰的習慣。”阿蘭看著丹尼爾的眼睛意味深長地說道。這時,丹尼爾明白了父親說這番話的意思。於是,他向父親保證:“我知道了。我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勤勞的孩子,早上再也不睡懶覺了。”從那以後,丹尼爾真的不再賴床了。

為了讓丹尼爾從小養成勤勞的習慣,阿蘭和瑪西婭還在院子裏開出一小塊空地,並給丹尼爾購買了一套勞動工具,讓丹尼爾利用課餘時間在這塊地上栽花、種菜。每天下午放學回到家後,丹尼爾便到院子裏給花木和蔬菜澆水、施肥、鋤草,忙得不亦樂乎。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當丹尼爾所種的西紅柿成熟後,瑪西婭用它們做了一道西紅柿蛋湯。第一次品嚐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丹尼爾非常開心,他一邊津津有味地喝著湯,一邊對父親說:“爸爸,假如《漁夫和金魚》中的那個老太婆願意勞動的話,她一定會很快樂。”阿蘭讚許地點了點頭說:“是啊,通過自己勞動獲得的東西,能夠帶給自己更多的快樂。”

阿蘭認為飼養小動物是培養孩子愛心的一種好方法,於是,在丹尼爾五歲那年的聖誕節,阿蘭送給他一隻小綿羊作為聖誕禮物。丹尼爾非常喜歡這隻小綿羊,對它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都定時給它喂食,定期給它洗澡,並且還經常帶它出去遛彎。在丹尼爾的細心照料和嗬護下,小綿羊逐漸長成了大綿羊,並且產下了幾隻小羊羔。

在這個過程中,丹尼爾體會到了愛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快樂。丹尼爾非常富有同情心,每次看到路邊有人乞討,他都會把自己手中的薯條或巧克力送給他們。他以為乞討的人和他一樣,也喜歡吃零食。阿蘭看到後便告訴丹尼爾,給乞討的人一些零錢,他們會更加高興。“為什麼他們喜歡錢而不是巧克力呢?”丹尼爾好奇地問父親。“你饑餓的時候最想要什麼呀?”阿蘭反問道。“麵包。”丹尼爾想了想回答說。“是啊,他們都是餓著肚子乞討的,所以,最想要的是麵包,錢是可以買到麵包的,巧克力卻不可以。記住,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給他最急需的東西。”聽完父親的話後,丹尼爾認真地點了點頭。此後,丹尼爾每次出門之前,都會在口袋裏放一些零錢,以便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父母的諄諄教導下,丹尼爾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成長為一個勤勞、善良,愛學習、善觀察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