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根都爛掉”的教條同時也遍布藝術和社會科學中,影響這些學科對人性的看法。隨便舉個例子(這隻是幾千個例子中的一個),當代著名的政治學家古德溫(Doris Kearns Goodwin)寫過一本有關美國總統羅斯福和夫人埃莉諾·羅斯福的傳記,當她談到為什麼埃莉諾為窮人、殘障者或黑人服務奉獻一生時,她認為這是種“補償作用”——補償埃莉諾母親的自戀及父親的酗酒。古德溫從不考慮埃莉諾可能真心想為不幸的人做些事,是在追求人性的至善。在古德溫的思想中,諸如公平和敬業之類的動機一開始便被排除在外,任何好事的內在,一定隱藏著消極動機——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分析有學術地位的話。

我不得不強烈地批駁:雖然“根都爛掉”的教條在宗教界和世俗社會被廣泛接納,但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一絲證據能證明優勢和美德來自消極的動機。我認為進化包含好的與壞的人格特質,道德、合作、無私和善良的特質能被保留下來,就像謀殺、偷竊、自私和恐怖行為也繼續存在一樣。這種兩麵性是本書下半部分的重點:真實的幸福來自找出並培養你最突出的優勢,並且在每天的工作、休閑、親子遊戲中運用它。

積極心理學有三大基石:第一是研究積極情緒;第二是研究積極特質,其中最主要的是優勢和美德,當然,能力也很重要,如智慧和運動技能等;第三是研究積極組織係統,例如民主的社會、團結的家庭以及言論自由等,這些是美德的保障條件,美德進而又能增強積極的情緒體驗。自信、希望和信任等積極情緒不隻在順境中幫助我們,在經濟低迷、命運坎坷時對我們同樣有益。在戰爭或動亂時,對積極組織或機構的了解和信心非常重要,而能夠體會並發揮優勢與美德,例如,勇氣、希望、正直、公平、忠誠,甚至比和平時更為急迫。

自從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我更關心積極心理學了。在動亂的時候,了解減輕痛苦的方法就會增加幸福感嗎?我想不會。一個什麼都失去了的、抑鬱的或想要自殺的人,在意的不僅僅是解除痛苦而已,他們更需要美德、生命目的、正直及生命意義。引發積極的情緒體驗會使消極情緒快速消失。在本書中你將看到,優勢和美德會幫助我們抵擋不幸的心理疾病,像防震保護層似的使我們不受傷害,甚至成為重新崛起的關鍵。好的心理治療不僅能療傷,還要能幫助人們發現並培育自己的優勢和美德。

所以積極心理學很嚴肅地看待美好的未來,假如你發現自己山窮水盡、一籌莫展、萬念俱灰,請不要放棄。天無絕人之路,積極心理學將帶你經過優美的鄉間,進入優勢和美德的高原,最後到達持久性自我實現的高峰:生命意義和生命目的。

這個“根都爛掉”的教條同時也遍布藝術和社會科學中,影響這些學科對人性的看法。隨便舉個例子(這隻是幾千個例子中的一個),當代著名的政治學家古德溫(Doris Kearns Goodwin)寫過一本有關美國總統羅斯福和夫人埃莉諾·羅斯福的傳記,當她談到為什麼埃莉諾為窮人、殘障者或黑人服務奉獻一生時,她認為這是種“補償作用”——補償埃莉諾母親的自戀及父親的酗酒。古德溫從不考慮埃莉諾可能真心想為不幸的人做些事,是在追求人性的至善。在古德溫的思想中,諸如公平和敬業之類的動機一開始便被排除在外,任何好事的內在,一定隱藏著消極動機——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分析有學術地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