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瑞真的很鬱悶,坐在電腦前,他怎麼也沒想到,竟然是一隻高腳酒杯帶走了他這份中意的工作。那天,老板說要請他吃飯。飯桌上,老板的高腳酒杯放在了他麵前,擋住了他夾菜,他順受了,沒有提出來,也沒有挪一下。飯後老板卻把他解雇了,原因是他缺乏大膽革新的精神。原來,酒杯是老板故意放的,為的就是要看看李瑞對酒杯的處理方法。

各種各樣的“沒想到”以千姿百態現身於我們的生活中,讓人詫異不已,使人防不勝防。當我們說“我已經做了……就好了”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說:“我怎麼沒想到?”“沒想到”的事情太多,沒有人能夠從中幸免,如果你不是奧勃洛莫夫的話。

災禍往往有一個微不足道的起因。所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那關鍵的、注定你失敗的,並非是一眼看不到底的深淵,甚至也不是當時便讓你感覺到踩了一空的陷阱。也許它隻是一顆小石子,你根本沒有覺察你已經種下禍種。你打了一個趔趄,然後又往前走了,卻不知不覺地走上了另外一條道。直到最後的結果已經鑄成,並且赫然兀立在眼前,你才會在一種追憶中辨認出那個當初你不慎播下禍種的地方,然後捶胸頓足:“我怎麼沒想到啊?”

一個人跌倒了,一定會引起旁人的警惕。當身邊朋友慘烈的悲歎“我怎麼沒想到”又一次傳入我的耳朵、扯動我的神經時,我就下定了決心做這件事,把別人經曆過的“沒想到”的事彙集起來,我希望能從這些故事中得到警示。這兩個月裏,親人、朋友、不相識的路人,每一個我見到的人,我的第一句話都是:“說說關於你的‘沒想到’的事吧”。

一陣緊張的忙碌後,我自覺收獲頗多。原來這麼多的“沒想到”都能從一個人的思想、性情的深處找到根源,而且很多還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它們或者由於經驗不足,或者因為思維定勢,或者出於本身的人性弱點,或者隻是一點點的疏忽大意……

在所謂決定命運的關頭,我們總是苦於沒有人提醒,沒有人宣告這是決定命運的關頭。因為,它們是那麼地不起眼,我們無法分辨。這是這些故事給我的啟示。

眾樂樂還是獨樂樂?我選擇了分享,好的東西應該把它的功效最大化,我要把我所知道的“沒想到”的故事與大家分享。於是,《我怎麼沒想到》這本書就誕生了,我想讓朋友們能在別人身上認清“命運的拐角”,盡可能避免發生與別人相同的“沒想到”的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