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曹操草 08-06(2 / 2)

所謂“天外妖魅”,即地外生命,今所謂外星人也。《倉頡拾遺》對“”字的解釋,惟妙惟肖,說它長著蝸牛的觸角、牛的眼睛,人頭蛇身,黑白相間的紋質,發聲近似綿羊。一接觸草木,草木就會枯死,人類無法對付它。

無獨有偶,考古學家曾經發現,在寧夏賀蘭山南端一幅距今七千年以上的岩畫中,出現了疑似外星人的形象。畫麵左上方,停著一個類似現在所謂UFO的不明飛行物,該飛行物“艙門”大開,幾個“天外妖魅”正從上麵飛下來,有的已落到地上,嚇得地上人和百獸四散逃跑。而畫麵上那些疑似外星人,臨摹下來,恰是長著這副模樣:。仔細一看,正是“”字的原型無疑。

上世紀八十年代,UFO熱在全球興起,一時間,外星人曾造訪地球的證據,不斷在世界各地“被發現”,最有名的,除了我國寧夏賀蘭山外,澳大利亞中部烏盧魯國家公園的岩畫,也是飛碟愛好者津津樂道的證物。隻不過,澳州岩畫上的外星人形象,更像土著一些,跟差別較大,不能稱之為。

其實,在我國,除了岩畫外,《山海經》、《搜神記》等古書中早有關於外星人的記載。而明確指出是的,則見《搜神後記·卷十三》:“永安三年三月,有無腳,長三尺餘,年可六七歲,飄飄然忽來從眾小兒戲。諸兒詳視之,見其蝸角牛目,有光芒自目出,熠熠外射。諸兒恐,曰:‘毋驚我,我來自熒惑星也。特來告爾等:三國將歸司馬也。’言畢,縱身而躍,飄飄漸高,有頃而沒。後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廢,廿一年而吳平,三國果歸司馬也。”所謂熒惑星,即是火星。三國時期出現在吳的這個,自稱是火星人,特來告訴一群東吳的小孩,三國將歸司馬。故晉武帝年間,有童謠唱響天下:“熒惑明,天下興。信哥,得永生。”

千百年來,火星人的傳說時有所聞,他們在影視作品中不斷出現,也有善惡之分。其中,以施瓦辛格主演的《宇宙威龍》最為經典。這位州長先生在電影中扮演了一個失憶的火星人,在地球人中生活,以為自己也是地球人,但不時總做一些有關火星的噩夢。電影情節雖然是編造的,但據一些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科學家透露,美國政府早就掌握著情報,地球人中確有火星人潛伏著,至於這些火星人的潛伏任務是什麼,現在還不得而知。目前隻知道的是,潛伏在地球人中的火星人,以“”為圖騰及聯絡暗號,以火星文為密碼。所以,一旦字及火星文重現人間,便是它們蠢蠢欲動之時……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何謂“為義而走”?字三義,皆“為義而走”也。此三義分別為:仗義、起義、就義。《漢末名臣錄》載首都衛戍部隊首領(執金吾)胡母班事跡曰:“班字季皮,太山人,少與山陽度尚、東平張邈等八人並輕財而,振濟人士,世謂之‘八廚’。”輕財而,即疏財仗義之意。胡母班在反董卓的戰爭被另一豪族王匡所殺,曹操後來又為他報了仇。

“陳勝、吳廣初,先陷大澤鄉,繼而攻蘄。民眾苦秦久矣,皆殺其長吏以從。”這是《後秦記》中的記載,說陳勝吳廣剛起義,便攻下了大澤鄉,接著又攻下了蘄。老百姓深受秦暴政之苦,紛紛殺了當地官吏來響應陳勝吳廣的義舉。這裏的,便是起義之意。

2009年,香港電影《十月圍城》大熱,票房口碑雙收,一百年前革命黨人的反清舉,再次讓人熱血沸騰。在《十月圍城》故事發生之後五年(1911年),同盟會在廣州起義,失敗之後,會員潘達微冒死將七十二位烈士遺骸收葬於紅花崗(後改稱黃花崗),成為今天廣州的曆史地標之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七十二烈士中,有福建閩侯人方聲洞,原留學日本,在日本加入同盟會,任福建支部部長。1911年,方聲洞毅然跟妻子訣別,回國參加廣州起義,作戰中英勇犧牲。前,方聲洞寫了一封《別父書》,慷慨壯烈,摘錄如下:“夫男兒在世,不能建功立業以強祖國,使同胞享幸福;奮鬥而死,亦大樂也。且為祖國而死,亦義所應爾也。兒刻已念有六歲(26歲)矣,對於家庭本有應盡之責任。隻以國家不能保,則身家亦不能保;即為身家計,亦不能不於死中求生也。兒今日極力驅滿,盡國家之責任者,亦即所以保衛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為中華新國民,而子孫萬世,亦可以長保無虞。則兒雖死,亦瞑目於地下矣!”最後落款是“萬福金安兒聲洞前一日稟於廣州城”。

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孟子解釋:“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死有所不避也。”當暴政壓迫到老百姓生不如死時,老百姓自然便“不畏死”而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