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企業會計假賬不斷發生。在美國出現了安然、世通、施樂、默可等多家國際巨頭的會計假賬醜聞,中國也相繼出現了銀廣夏、瓊民源、紅光實業和黎明服裝等一批大型企業會計造假事件。據查,企業會計造假不是個別現象,並且大有增加之勢。會計假賬危害極大,它會導致國民經濟宏觀調控的紊亂,掩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隱患,使國民經濟發展的運行環境遭到破壞。它還會誤導投資者、債權人的預測和決策,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潛在危機。它為經濟犯罪開了綠燈,諸如貪汙受賄、偷稅漏稅、挪用公款等經濟違法犯罪活動以及大量腐敗現象,幾乎都與財會人員做假賬分不開。企業做假賬,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已經成為危害市場經濟秩序的一個“毒瘤”。

本書從目前資本市場上財務信息的公信力與透明度麵臨的挑戰出發,結合新會計準則和製度的要求,從會計科目入手分別詳述了我國一般企業和上市公司的會計造假手法。同時在理論的基礎上,每一小節後麵都有針對性地列舉了一個財務信息造假的案例。在闡述完各個會計科目中可能出現的造假手法之後,本書還從財務技術性層麵出發,利用各種財務指標及其公式對如何辨別會計造假進行了理論上的破解。另外,在全書的最後,精選了近些年在我國所發生的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中的十個案例,對其進行了詳細介紹以及深度剖析。這是本書特色之一。

本書通過揭示我國當前一些企業的會計造假與舞弊行為,以此提高財務報表信息使用者,特別是企業領導或負責人、企業投資決策者、股市分析人員、個人炒股者識別會計假賬的能力,旨在為廣大讀者的各種經濟決策保駕護航。因此,本書適合於財務工作人員和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此外,本書對於那些從事財務研究工作的學者、大專院校財務管理或會計專業的學生以及其他相關人員都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的相關著作和文獻資料,對於這些著作和文獻的作者、編者,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謝!同時也感謝在寫作期間朋友和家人對我的支持和鼓勵。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