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嚴峻(1 / 2)

急急忙忙地準備進城的事宜,家裏倒是有幾匹老馬,一般情況下都是用來拉貨駝物的,隻有平日裏要用車的時候才會套上車廂。

此時趕時間,也管不上那些東西了。

秦翰和張三豐直接牽出馬來,跨上鞍子便打馬出發了。

幸好這幾匹老馬溫順,跑得不快,路上行人也沒幾個,秦翰這新駕駛員第一次上路,倒也沒出什麼交通事故。

經過一陣漫長的顛簸之後,終於趕到寧波城,秦翰微微地鬆了一口氣,這時才感到胯下一陣火辣辣地疼,周身都有一種被晃散架的酥麻感,如同前世坐了幾十次過山車一般。

這城裏是不能策馬狂奔的,雖然心裏焦急無比,但也隻能一路慢慢擠開擁擠的人群,一邊問路一邊向衙門找去。

穿過了幾條街道之後,才遠遠瞧見了這所謂的衙門所在,秦翰有些呆呆地看著眼前的府衙,和他想象中的電視劇中的官衙也太不一樣了。

這就是一座破廟嘛,除了那塊寫著寧波府衙的牌匾有些新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灰暗的色彩,破舊的大門,斑駁的照牆,無一處不在述說這個一府之地的窮苦滄桑。

這洪武一朝的官員窮啊,哪裏有錢來修繕衙門啊,就算真有錢也不敢修啊,你哪兒來的錢啊?是不是貪汙的?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這些派來的官員也就是下來鍍鍍金,攢攢經驗。

大明的官場人員流動大,因為朱老大殺得多啊,這些官就做不了幾年就四處填坑去了,破就破點吧,總比丟了腦袋的強,忍忍也就算了。

說起來這牌匾還是十幾年前換的呢,以前這寧波府不叫寧波的,叫明州府,大明立國之後,為避國號諱,朱元璋采納鄞縣讀書人單仲友的建議,取“海定則波寧”之義,將明州府改稱寧波府,寧波之名沿用至今,這匾額也是當初才趁機換上的。

門口竟然隻有一個看門的衙役,穿著公服,腰上別著佩刀,無精打采地坐在門前遊視著往來的人群。

秦翰下馬上前禮貌地問道:“這位官差大哥,可否向你打聽個事兒。”

那衙役早就注意到他們的到來,此刻見眼前之人年紀輕輕便身著儒衫,眉清目秀又不卑不亢,旁邊一位老者更是如同神仙般的人物,便是不敢小瞧了他們,露出一副客客氣氣地笑臉答道:“公子請講,不必客氣。”

他也是個茶顏觀色的主兒,沒這份眼力勁兒能被派到這大門口來嗎?

在這不貪贓不枉法的時代,能做一個府衙的門房也可算是大有所為了,府衙來來往往的下級官員人群很多,隨便一點通報小費、行腳小錢的打賞,日積月累下來,早就比衙門派給自己的俸祿高得多了。

而且這又算不上賄賂,基本沒有風險,又能賺上不少,是絕對的優差。

秦翰繼續說道:“我聽聞今天衙門裏發生了一件案子,一個叫的陳定乾的學子失手打死了人,不瞞官差大哥,這行凶之人是我的兄弟,如今我便是為這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