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中,坐在三省齋的上房裏,阮玉珠竟覺得有些空空落落的。
陸夫人走了,身邊似乎就缺了一大塊。而且向嶸今天還回不來,她要送陸夫人坐上船,明天才能夠回來。
她一個人的日子過了那麼多年,從來都沒有覺得冷清孤單過,現在住在錦繡堆中,周圍丫頭仆婦無數,隻因為向嶸不在身邊,竟覺得這般不能忍受。
“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阮玉珠苦笑著歎道。
“姑娘,你說什麼儉啊奢的?”李嬤嬤在旁邊不解的問。
阮玉珠沒法解釋,就幹脆沒有解釋。“嬤嬤今天晚上留在我屋子裏吧。”阮玉珠隻跟李嬤嬤說。
她和向嶸成親之後,晚上屋子裏就不留貼身服侍的人。
李嬤嬤就覺出阮玉珠恐怕是怕冷清了,忙就答應了。“轉眼天暖了,我給姑娘新做了條裙子,也就差幾針,今天夜裏點一會燈就做好了。”
有向嶸在的時候,李嬤嬤都很小心。不過離了向嶸跟前,李嬤嬤有時候對阮玉珠就還是舊時候的稱呼。
“不著急的。嬤嬤小心熬壞了眼睛。”阮玉珠就說。
杜鵑幾個也都過來陪著阮玉珠說話。百靈出去了一會,又轉回來,跟阮玉珠說話,一雙靈活的眼睛來回亂轉。
“什麼事?”阮玉珠就問。
“太太,有一件有趣的事。”百靈就湊到阮玉珠的耳邊,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
“哦?”阮玉珠微微挑眉,“竟有這樣的事!你把他叫進來,我親自問問他。”
百靈答應了一聲出去,轉頭就叫了個才留頭的小廝進來。
小廝進來,隔著簾子給阮玉珠磕頭。
“你把剛才跟你百靈姐姐說的事再跟我仔細學說一遍。”阮玉珠吩咐。
這小廝口齒伶俐,竟真的將方才的話學說了一遍。
原來這小廝是向家的家生子,因為年紀小,也沒正經當什麼差事,就是跟著父兄打雜。年前有一天,他跟著他父親往城外的莊子上去辦事,剛出城,他父親就碰見了熟人。
那熟人卻是在安定侯府上當差的,娶了向家的家生子,跟他們還是拐著彎的姻親,平時跟他父親很交好的。
小廝的父親就請了那人到一處酒館喝酒吃肉,因為看見對方背著行李,就問是要到什麼遠的地方去辦什麼差事。
那人一開始還不肯說,但喝了幾盅酒,又被小廝的父親逗引著,慢慢地也就說了。
原來是曾氏打發他往某地去,說是去看望侯府裏華姑娘的老父親。小廝的父親說那這可是趟挺遠的差事,夠辛苦的。不過是去看華姑娘的父親,別人不說,華姑娘那裏肯定有體己給他,世子爺也不會虧待他。
向詠楓的那些事, 差不多有頭臉的下人都知道了。
那人喝多了,就得意地說這確實是一趟好差事。好處固然不少,而且也不勞累。
“我不過找個舒服的地方窩上些日子,回來交差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