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阮玉珠和向嶸兩人感情漸濃,而且越來越默契的樣子,她們都很為阮玉珠高興。她們跟著阮玉珠進京,雖然阮玉珠並沒有像當初安排的那樣嫁進安定侯府去了,但現在的歸宿卻並不比安定侯府的世子夫人差。
沒有世子夫人的身份,可向嶸一點兒不比向詠楓差。不僅是向嶸對待阮玉珠的一片真心難得,更難得的是阮玉珠也喜歡向嶸。
阮玉珠從來沒在人麵前表白過這一點,一旦說起跟向嶸的婚事,她都隻說是因為聖上賜婚。但作為她身邊服侍的人,李嬤嬤和幾個丫頭卻早都知道了她的心思。早在阮玉珠自己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前,她們就已經知道了。
這樁親事,說起來還真是眾望所歸。
臘月初十,是個晴朗的冬日。
石牌樓胡同的宅子早已經披紅掛彩,今天是阮玉珠出嫁的日子。早在一天之前,阮玉珠的嫁妝就已經送到葫蘆胡同的向府去了。
京城中幾乎每天都有人家行嫁娶之事,但是這般排場和熱鬧的,卻是很長時間都沒有了。就算是最近有些高門貴女出嫁,她們的嫁妝也相當的豐厚,但和阮玉珠的一比,就不知道被比到了哪裏去。
名副其實的十裏紅妝。
沈芝仙為了嫁這個外甥女是用足了心思,他特意誇富,是事前很多天就精心地設計好了送嫁的路線。
如果直接從石牌樓胡同到葫蘆胡同,那根本就沒有多少路。
沈芝仙選擇的路線,幾乎是繞了京城一圈,其中還特意經過了阮府、褚府以及安定侯府門前。
這樣一條路線,那可就長的很了。但即便是如此,第一抬嫁妝到了葫蘆胡同的時候,最後一抬嫁妝還沒能出石牌樓胡同宅子的大門口呢。
出來看過嫁妝的京中百姓可算是飽了一回眼福。等嫁妝擔子都過去了良久,他們還在計算著這位新嫁娘究竟陪嫁了多少田產、房舍和鋪子。
阮玉珠的本意是想低調一些,但沈芝仙堅持。阮玉珠理解沈芝仙的心思,最後也就隨了沈芝仙的意思。
當然,這也是她事先知道了。
關於這送嫁的排場,沈芝仙之前已經跟向嶸、陸夫人取得了共識。向嶸根本不在意這些事,隻要阮玉珠高興就好。而陸夫人隻有向嶸這一個兒子,自然也願意看著兒媳婦風光進門。
沈芝仙轉述陸夫人的話,說是讓他盡量施為,不用擔心蓋過了誰的風頭。
這就是陸夫人的豪氣和底氣了。
雖然還沒進向家的門,阮玉珠對向家的幾個妯娌也算是有了些了解。原本她以為寧氏就是向家後宅的群龍之首。可現在看來,陸夫人一點兒也不遜色於寧氏。
沈芝仙則是為阮玉珠高興,因為他瞧出來陸夫人不僅個性開朗大氣,而且還是個護短的性子。
向家內宅人多複雜,但有了這樣一位婆婆在上麵鎮著,阮玉珠的日子一定會好過很多。
因為對這樁婚事樣樣滿意,沈芝仙各樣事情操辦起來,自然更加用心。
今天是出嫁的日子,外麵如何熱鬧,阮玉珠是顧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