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羅斯,你又在倒弄計算器呢?”台上的老師又是一聲嗬斥。但隨即又無奈的搖搖頭。
“羅老師,我下次語言基礎考試肯定能及格。”一個白淨的小男孩站起來說。隨後又沒事人似地坐下,繼續擺弄手中的計算器和公式。
2050年,中國實行了教育大改革。孩子不用門門兼顧,隻要有自己的一己之長,基礎課程均及格就可以,但由於改革時期的阻力,還是保留了多門課程給予加分的製度。由於百年教育的高考深入人心,大部分人還是走老套路。
放了學,彭羅斯照例在學校搞他的理論創造,與其他人不同,他隻寫數學作業,偶爾寫物理。初一的生活還是很輕鬆的,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玩他的科學計算器。每次看輸入的一長串方程,都要在計算器裏試根試半天,他不撇撇嘴,咋還不發明量子計算器啊,這計算速度也太慢了。“哎,這微分方程不會解了,又要回家維基了。”
“兒子,吃飯了。”“奧!”彭羅斯拿著計算器出現在了飯桌上。“別鼓搗你那破東西了,和你爸一樣。”羅玉—一個職場白領。“你爸又去做他那個什麼引力超距實驗了,不回來吃飯了。”“媽,再給我換個日光燈管唄?”“又壞了?行一會給你拿。”三兩口吃完飯,彭羅斯便回到房間去研究水池問題了。
小學做的是啥啊,壓根不對啊,伯努利老先生說單考慮流速是不行的。嗯?分離變量,這個問題的最終狀態居然是個近一次函數,高度和流速成正比,倒入速度決定平衡高度,對嘛!“羅斯,日光燈管給你拿來了。”“好嘞,媽。”
彭羅斯撇撇嘴,隨即安上日光燈管,而後在自己的秘密百寶箱裏掏出一個變壓器,說是變壓器,不過是一個長方體的鐵盒子,外麵雜亂地纏著一些導線,甚至是鐵絲。“這日光燈管的激發原理我都搞了一星期了,這次不信還失敗。”隨即又開始調節起來,稚嫩的臉上有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專注。我一定成為一個成功的科學家!
與此同時,京城郊外的一個研究所內,一個麵色凝重的中年男人在寫著什麼,小麥色的皮膚,一對劍眉,如果去當明星一定也能混口飯,唯有臉邊淩亂的胡茬和眼中透出的光芒彰顯著他現在的身份。“不對啊,不行又矛盾了。”“彭博士,你這超距研究搞了多少年了,除了剛開始的一個附帶成果,好像都八九年沒進展了。”一旁的小研究員開始發牢騷,“每天都要加班,別的研究小組也沒這麼幹呀。”“這項研究很有意義,如果沒有超距作用,那星際文明就不可能實現。要知道······”每次,彭向斌都會不厭其煩地解釋。上麵給的壓力越來越大,這項研究已經超出預算了,量子力學的糾纏隻是微觀上的超距且不易控製,要實現宏觀作用,隻能研究宏觀力,而引力是唯一一個沒發現微觀傳遞粒子的力也是最有可能實現超距作用的,這樣的實驗非常昂貴。
“這難道到盡頭了嗎?”“我們注定無法進入星際時代了嗎?”“彭教授,你說什麼呢?我們不是已經進入了嗎?核聚變已經可控了,依靠聚變能的飛船已經可以達到萬分之五的光速,這難道不是星際時代?”“你不懂,這種星際間的穿越時間尺度太大了,重要的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到達,而是信息的共通,光速太慢了。”說完這段話,彭向華看了看草稿上的理論預測和實驗結果。
“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引力不行嗎?為什麼結果吻合了,真的到盡頭了嗎?我以為我會發現一個開端呢。”彭向華無奈的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