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返故鄉
2019年5月初的一天,這是一個春意盎然、春光明媚的時令,我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善州市太宮鎮。
連日來,我和父老鄉親、親朋好友不是在城河岸邊垂柳的林蔭道上散步閑談,便是在垂柳掩映著的小酒館裏把酒敘舊。
我的故鄉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鎮。
鎮子四周,是青幽幽的麥苗。鎮子東南,坐落著馬鞍山,所謂馬鞍山者,言其形狀是也。此山兩端高,中間低,遠遠望去,如同馬鞍一般。山石間布滿了荊棘、野棗樹,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野果樹。每逢到了春夏之際,漫山遍野都是綠色的天然氧吧。山的斷崖峭壁之上,鑲嵌著許多懸棺、石匣。小時候,那些懸棺、石匣充滿著神秘莫測的氣象。最近幾年,據學者們考證,那些都是漢代墓葬群。這樣一來,鎮子就輻射著曆史的滄桑感了。
鎮子北麵,經年累月地流淌著的河水,名喚城河。這條河流,平日裏既不寬大,也不湍急,從東方群山之間的水庫泄出來,蜿蜒前行,緩緩流經太宮鎮,又悠悠地朝著西方的大湖蕩去了。隻有逢著多年不遇的磅礴大雨的時期,河水才會變得浩浩湯湯,深不可測,浪頭有力地撞擊著岸堤向前奔湧。河中魚蝦鱉蟹,自不必說,應有盡有。
鎮子西頭,在我記憶的深處,有一片歡樂又神聖的地方。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裏種滿了枝枝丫丫的蘋果樹,滿樹滿枝結滿著紅彤彤的果子。80年代,我子政大叔獨具慧眼,看中了這片財神地,將蘋果園承包了下來,經營了十幾年,發了一筆不小的財。後來,不再承包了,他舉家搬到了善州市裏,在善國大街上開了一個煙酒門市,過起了悠哉悠哉的生活。鎮子裏活著的鄉親們,就生活在鎮子裏;鎮子裏逝去的鄉親們,就生活在那一大片蘋果園裏。我想,這是一片愜意的樂園,春天有青翠欲滴的綠葉,五彩繽紛的蘋果花與野花;夏季的夜晚,地上樹上爬滿了金蟬子(這時我便想起了頑童時候,在朗月高懸的果樹下,我們歡快無比地捉著金蟬子,有時就不免踩到先人們的頭頂上去);秋季裏有撲鼻的果香;冬季裏是銀裝素裹的世界。
就是在這樣一個詩意盎然、槐花飄香的時節,我的兩個老友風風火火地趕來了。
滕永城和曲九功火急火燎地趕到了太宮鎮,十分急切地進行了必要的寒暄。二人道:“常先生,別來無恙啊?”
滕永城接著說道:“我們盼望你很久了!”
我笑道:“承蒙兩位錯愛,我一回到了太宮鎮,就和你們聯係了。”
曲九功道:“常先生,你在河州過得還好吧?”
我微笑道:“還好,還好。不過還是感覺桑梓之地親切啊!”
“誠然如此,”滕永城道,“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呐。”
我自嘲打趣道:“我還沒有兩位高呢。”
兩人聽後朗朗大笑,我亦粲然。
我問道:“兩位說有大事找我,不知是什麼大事呢?”
兩人於是從口袋裏掏出了兩本冊子,交到了我的手中。我仔細觀看,是兩本厚厚的記錄冊,翻開了看,隻見密密麻麻寫滿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