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心——影響深遠(1 / 2)

而關於人心善惡,相術家也做了細致的觀察和分類。如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四中提到了“三十六善”:

“……此言人以心相為上也,故心相有三十六善。夫人嚐言意氣求官,自須如此,一也。為事為剛有柔,二也。慕善近君子,三也。有美食常分惠人,四也。不近小人,五也。常行陰德,每事方便,六也。從小能治家,七也。不厭人乞覓,八也。利人克己,九也。不遂惡貪殺,十也。聞事不驚張,十一也。與人期不失信,十二也。不易行改操,十三也。夜臥不便睡著,十四也。馬上不回頭顧,十五也。夜不令人生憎怒,十六也。不文過飾非,十七也。為人作事周匝,十八也。得人恩力不忘,十九也。自小便有大量,二十也。不毀善害惡,二十一也。憐孤濟寡急物,二十二也。不助強欺弱,二十三也。不忘故舊之分,二十四也。為事眾人用之,二十五也。不多言妄語,二十六也。得人物每生慚愧,二十七也。聲美音有序,二十八也。當人語次不先起,二十九也。常言人善事,三十也。不嫌惡衣惡食,三十一也。方圓曲直隨時,三十二也。聞善行之不倦,三十三也。知人饑渴勞苦,常有以恤之,三十四也。不念舊惡,三十五也。故舊有難,竭力救之,三十六也。以上三十六善皆全者,當位極人臣,壽考令終。或有不全,則福禍相折,以次減少。具二十者,刺史之位,具十以上,令佐之官,具五六者,亦須大富。”

還有相士郭林宗觀人之“九德說”:一曰容物之德,二曰樂善之德,三曰好施之德,四曰進人之德,五曰保常之德,六曰不忘之德,七曰勤身之德,八曰愛物之德,九曰自謙之德。此外,也有取自不同的需要,有所謂“八善”、“十德”、“二十八善”之類,雖然總的來說是大同小異,但表明相士在觀察人心方麵確實是比較重視的。

相術對內心修養如此重視,顯示了相術家看重傳統文化禮儀對人格的塑造和內心修養規範行為舉止,也是決定未來福禍的一種比較客觀的觀察。可惜,研究者們不太注意這一點,留下了很大的遺憾。事實上,無論是相術的整體框架,或形式與內容不可分割的定勢,離開心相來談相術都是不完全的。

發慈悲心,轉化惡相的故事

曹彬是北宋的開國名將。有一天,曹彬遇到著名相術大師陳摶。陳摶對曹彬說:“你的邊城骨隆起,印堂寬闊,目長光顯,必定可以早年富貴。所忌諱的是頤削口垂,可能晚年沒有福氣。今後你出兵作戰,宜網開一麵,得饒人處且饒人,或許可培植一些晚福!”

曹彬聽了陳摶的建議,平時對於蟄藏在地下的各種昆蟲,都不忍心加以傷害。後曹彬奉命攻伐江南,因不忍生靈塗炭,當城快攻下來時,他便忽然說自己有病無法去巡視戰事。同僚的武將們都來探望他的疾病。曹彬就對他們說:“我的病,不是吃藥能夠痊愈的。隻要你們各自誠心誠意地發誓,攻克江南那一天,決不妄殺一個人,那我的病便可痊愈了!”將士們無不焚香對天發誓。翌日,民眾們都簞食壺漿以迎接王師。

而關於人心善惡,相術家也做了細致的觀察和分類。如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四中提到了“三十六善”:

“……此言人以心相為上也,故心相有三十六善。夫人嚐言意氣求官,自須如此,一也。為事為剛有柔,二也。慕善近君子,三也。有美食常分惠人,四也。不近小人,五也。常行陰德,每事方便,六也。從小能治家,七也。不厭人乞覓,八也。利人克己,九也。不遂惡貪殺,十也。聞事不驚張,十一也。與人期不失信,十二也。不易行改操,十三也。夜臥不便睡著,十四也。馬上不回頭顧,十五也。夜不令人生憎怒,十六也。不文過飾非,十七也。為人作事周匝,十八也。得人恩力不忘,十九也。自小便有大量,二十也。不毀善害惡,二十一也。憐孤濟寡急物,二十二也。不助強欺弱,二十三也。不忘故舊之分,二十四也。為事眾人用之,二十五也。不多言妄語,二十六也。得人物每生慚愧,二十七也。聲美音有序,二十八也。當人語次不先起,二十九也。常言人善事,三十也。不嫌惡衣惡食,三十一也。方圓曲直隨時,三十二也。聞善行之不倦,三十三也。知人饑渴勞苦,常有以恤之,三十四也。不念舊惡,三十五也。故舊有難,竭力救之,三十六也。以上三十六善皆全者,當位極人臣,壽考令終。或有不全,則福禍相折,以次減少。具二十者,刺史之位,具十以上,令佐之官,具五六者,亦須大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