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8月(1)(2 / 3)

征服自我,便能戰勝一切困難。

08月06日

終止自私自利之心,才能沒有遺憾、失望和懊悔。

愛之精神是人類的王冠,是俗世間所有知識的巔峰;一個完美、豐滿的生命狀態,即是愛之精神的外在展現。

一個人在麵對考驗和誘惑時該如何行動?許多人自詡已經理解了真理,卻繼續為憂傷、失望和激情所左右;當某個小小的考驗來襲時,就即刻被擊垮。真理不是一種短暫的事物,而是一種永恒的存在。隻要一個人立足於真理行事,他便能堅定地履行道德原則,超越激情、情感和搖擺不定的個性的束縛。

人們製定出俗世的種種教條,並將其稱為真理。然而,真理是無法被製定的,它不可言喻,它超越了任何智力範圍內的理解。隻有通過實踐才能感知它,隻有通過無瑕的心靈和完美的生活才能呈現它。

在任何環境下都能耐心、冷靜、寬容的人,

就是真理的絕佳踐行者。

08月07日

實踐心靈的美德,謙遜而勤勉地求索真理之道。

俗世的辯論與約定俗成的條約,並不能驗證真理的存在。除了用無窮的耐心、無盡的寬容、無條件的喜愛去感知真理,言語是永遠無法證明它的存在的。

在安寧或獨處的環境裏,要讓一名熱情的人變得冷靜、有耐心是很容易的。同樣,當一名殘酷無情之人被他人友好地對待時,要讓他顯得溫柔友善也容易。但隻有在一切考驗之下都能保持耐心和冷靜,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中依然秉持莊嚴的溫順態度的人,隻有他,才能被無瑕的真理所接納。這是因為高尚的道德屬於神性的範疇,隻有獲得最高的智慧,拋卻激情和寵溺自我的本性,在順應至高且不朽的偉大法則的人身上,才能體現出神性。

有一條偉大的、包容一切的法則,

它是宇宙存在的基礎,

它即是愛之法則。

08月08日

獲得了有關愛之法則的知識,

在愛的沐浴下尋得了內心的和諧,

一個人就能夠不朽、不可戰勝、不被毀滅。

為了實現愛之法則,心靈會不斷地在生存、苦難和死亡中掙紮,等到實現的那一天,苦難也就止息了。你的個性不再驕縱,生與死也不再重要,因為你的意識已經進入永恒之中。

這條法則是絕對的客觀存在,它得以展現的最高形式就是服務行為。當一顆淨化後的心靈尋得了真理之道,它會被要求去完成那最偉大、最神聖、最後的犧牲,即犧牲掉獲得真理後應得的享樂時光。這樣的犧牲,讓那些在神性中獲得心靈解放的人們,深入最卑微、最渺小的人群中,為他們著想,這樣的人,被尊稱為全人類的公仆。

隻有愛之精神,才能受到子孫後代無盡地推崇。

08月09日

真理不受任何約束。

一切聖人和偉人的榮耀之處極其相似,他們都經曆過最卑賤的境況,擁有最崇高的無私,敢於放棄一切,甚至包括他們原有的人格。他們的一切行為都是聖潔的、不朽的,因為這些行為絲毫不受私心的沾染。他們給予卻從不索求,他們盡心工作,從不懊悔過去,也不幻想將來,更絕不期盼有所回報。

在堅持不懈的自我犧牲後,人可升華為聖潔之人。

08月10日

剛剛邁上聖潔之道的人,

首先需要抑製自己的激情。

那些聖人和偉人能成功得道,你同樣也能。他們留下的軌跡和經驗統統可歸結為一條方法,即自我犧牲——無私地為他人服務。

真理就是如此簡單。它要求人們“放棄自我”,“投入我的懷抱”(遠離一切汙穢之物),“然後我會為你提供安歇之地”。他人的評價帶來的壓力雖如大山般沉重,但仍然阻止不了一顆心靈對正義的誠摯渴望。這種渴望不是習得的,它是內心自然的流露。掩藏在錯誤和私心之下,內在的美麗單純和純淨真理始終如一、燦若水晶,無私的心靈會選擇走進這耀眼的光華中。真理的實現不在於構建複雜的理論,不在於創立高深的哲學;而是要編織內心純潔的網絡,為人生建造一座纖塵不染的廟宇。

成為真理和神性的追隨者,這是進入聖潔之境的第一步。

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