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緩慢的愛情該被記起世界變化有多快,那些緩慢的東西迅速被快捷所代替,緩慢的愛情成了奇跡。
上大二的時候,止華才十八歲吧。那時她愛穿白色長裙,及腰長直發,不算漂亮卻眉目清秀。她有很好的嗓聲,輕輕緩緩的,每天晚餐時校廣播台都由她送出點歌節目,歌曲都是她精心選擇的,恰到好處。“今天下著小雨,這樣的天氣是溫潤的,適合聽這首《光陰的故事》。”於是那首歌在止華輕緩的話語中緩緩放出。
止華坐在廣播室看著窗外。這樣的曲調來自羅大佑,聽著有柔軟的心痛。而她不知道,這樣的歌曲同樣打濕了很多人的心。吃飯的時候,康明就在食堂裏靜靜地聽止華的聲音。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他碰巧從城東的大學來止華的學校找同學,《光陰的故事》好像是為他唱的。止華在歌曲後麵有大段的獨白,這些話全是她自己寫的。
一個月後,康明去校廣播台找止華,他非常想見這個女孩。那天他推門進去時,正在放童安格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止華站在窗口抱著雙臂看廣播台樓下的玉蘭樹,玉蘭花大片重重地落下。聽到推門聲,扭過頭來,看到康明,友好地對他笑,康明沒有說明自己的來意,他隻是想看看這個女孩。止華是他想象的樣子,聲音和相貌如此地相符,她像一幅安靜的工筆畫兒,皮膚幹淨透明,眼神清澈。穿著一件白襯衣,是安靜的樣子。他們在歌曲中對視了片刻,康明說,呆會兒,一起走走,好嗎?止華點頭。
那一年,他們的戀情開始了。
康明在城東,止華在城西,每周隻能見一麵,其他的時間都是寫信。那是個書信的年代,止華用印有暗紋的信紙,一筆一筆地寫下去,然後貼上郵票,塞進郵筒裏,計算著他會在星期幾收到。信是慢的,即使是一個城市,有時他們下次見麵時,信還沒收到。第二天,康明才收到信,一樣地視若珍寶,一遍又一遍地讀,猜測著字裏行間的意境。
因為聯絡的不方便,所以一切便是緩慢的。收信和看信成了他們最大的樂趣,從不厭倦。止華把班上報箱的鑰匙要到了手裏,每天都要去看看,拿到康明的信是她的節日,是舍不得用手撕的,一定要找個僻靜的角落,把信拿在手裏顛來倒去安靜地看一會兒,再慢慢拆開,一字一句地讀,想象著他寫信的樣子和心情。信是要讀很多遍的,睡前一定要再讀一會兒,每個細節,每一個想她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雨,止華沒帶傘,但她堅持去開信箱,她算著今天應該接到康明的信了,信果然孤零零地躺在信箱裏,止華把她放在內衣口袋裏,淋得透濕地衝回宿舍裏。那時候盼望和等待是憂傷的甜蜜。因為不可預知,因為兩人除了見麵和寫信幾乎沒有別的聯絡方式。
那時還沒有手機,電話也不普及,聯絡起來極不方便。很想對方時就到校門口電話亭排很長時間的隊撥他宿舍門房的電話,然後讓人傳話,心裏咚咚地跳,希望、失望、再希望,通常是他宿舍的人來接電話:吃飯去了,呆會兒打吧。再或者連門房電話也是打不通的,永遠沒有人接,電話好像在空無一人的地方響。她在冰冷的冬天裏把手插在口袋裏慢慢地走回廣播台。
傍晚的節目該她送出了。窗外彩霞滿天,她的心底卻無比寂寥:他在幹什麼?會不會想起我?她選了一首孟庭葦的《冬季到台北來看雨》,徐小鳳的《明月千裏寄相思》,那個年代的靡靡之音,很好聽也很感傷。回宿舍時看到他的信躺在桌子上:“周日一別,在車站舍不得上車,又回到你宿舍門口靜靜地站了一會兒,你不知道。我卻很安心。回去沒趕上車,向同學借了輛車,一直騎回去,衣服都汗透了,可是想著你,心裏是愉快的。下次沒有車,我還可以騎著車來找你啊。”她的眼淚流了下來,從城東騎到城西,騎車得兩個小時,她不知他在冬天的深夜是怎樣回去的。
止華也有這樣的時候。特別想見麵,就在周三沒課時轉三趟車去他的學校,當然是沒辦法讓他提前知道的。他不在宿舍,去圖書館了。止華就去圖書館找他,慢慢找下去,發現了他的背影,那件暗灰色的大衣。她拍了拍他的肩,康明抬頭看到她時幾乎要驚喜地大聲喊出來,她用食指調皮地放在嘴邊止住了他。這樣的意外見麵在他們都是驚喜。因為不容易。止華貼在他耳邊說:“我們就在圖書館看書。”拿著借來的書,在康明身邊坐下,兩人輕輕地笑。下午的圖書館是安靜的,聽得見壁鍾走動的聲音,漫山遍野都是今天。她能感覺康明不時扭頭微笑地看她,然後再低頭去看書,無聲無息。從圖書館出來,天色已經晚了。她記得凜冽的風中康明用大衣裹著她,兩人一起吃熱騰騰的燒餅。那也是幸福的。
讀大學時止華就開始讀張愛玲。校門口有一個小小兩平米的書店,那裏是她夏日黃昏最愛流連的地方。衝過涼後,她就散步到書屋,風扇頁片地劃過,發出輕微的聲響,更增加了靜謐。就在那裏,她發現了一套白底靜靜小花的《張愛玲全集》安靜地躺在書屋的角落裏,沒有任何累贅和繁複,清清淡淡。打開一頁頁地看,天漸漸地暗下來了。讀大學時是沒多少錢的,那時候一套書要二十幾元,現在根本不值一提,可那時對止華還是一筆大數目。連續幾天,她都去書屋,老板是一個和善的中年女人,總是微笑。最愛張愛玲的《十八春》,化在心裏的鏡頭就是剝漆的桌子、舊手套、木板樓梯,還有憂傷無望的眼神,一直以來,止華喜歡蒼涼的愛情,冰冰涼涼直指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