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那些火車載走的青春——火車票(1 / 2)

幾乎每次出行都選擇火車,對火車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因為它有時光的痕跡。那條長長的鐵軌穿過了我所有的青春歲月。轉眼滄海桑田。感覺卻新鮮如舊。跟著火車來一次旅行回憶吧。每個人都有過年輕的歲月,英國著名的建築家萊特先生說:“年輕是一種品質,一旦擁有,就永遠不會失去。”我很慶幸,三十歲以後,我還可以穿一雙布鞋,行行停停,可以觀花,可以望雲,依然還有看風景的心情。一切端然。心懷感激。

1990年10月

這是一篇以書信的形式出現的文字,是主人公施平未寄出的獨白:

火車站在大學附近,散步就可以走過去了。大概是從那時開始吧,對火車一直有很深的感情,因為它有站台,代表著分離相聚和長長的感情期待。

劉洛,你還記得嗎?那次,我們一行數人坐夜行火車去洛陽看牡丹,硬座,幾個同學在火車上打牌,那時我們年輕,沒有犯困的時候,總有用不完的精力,我們喝啤酒吃泡麵,輕聲地笑,向大家宣泄著我們的快樂。我不打牌,你也不打牌,於是我們開始對著窗外聊天,聊些什麼呢,已經不記得了。火車經過一些偏遠的村莊,可以看到星星和恍惚的燈影;窗戶吹過清冷幹淨的風,風中有花香。我聊著聊著就睡著了,醒來發現大家都歪歪斜斜地睡去,天已開始蒙蒙亮了。劉洛,你第一個問我餓不餓,說我去泡麵吧。我報你羞澀的一笑。那是1992年4月。

劉洛,我們開始戀愛了。喜歡在飯後穿過長長的鐵軌,從一個側門遛出去站台看火車,那是你我都喜歡的節目:喜歡看著火車呼嘯而來,又意味深長地離去。看著站台上悲歡離合的人們在相聚和分離,你對我說那是一場盛宴,是的,視覺上的盛宴,隻有你我能細細地體會。我們喜歡猜一猜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把它想象成跟愛相關,那麼一切都變得有些不一樣,因為火車而意味深長,然後我們愉快地離去。

我記得那一次,你也一定記得:我們戀愛的第一個假期,我要回揚州,你比我晚兩天走,你送我到站台,又要上車給我安頓好行李,因為是硬座,人非常多,你把我的行李安排妥當,又擠過人群去給我去接水,絲毫沒有看到火車已緩緩駛出站台,火車開了。我記得我那時的心情沒有著急,反而是一種意外的歡喜,滿滿的,你知道嗎?因為這個即將到來的短暫分離,從上火車我的眼睛就有些濕潤,此時我們可以多一些時間。你也如釋重負地歎了一口氣,笑著說:“正好可以多呆一會兒,施平,我下站再下吧。”

你沒有座位,就那樣站著歡喜地和我聊天,開心地笑。我們分吃一碗泡麵。那時,我的確很有創意,普通的方便麵加入青脆的黃瓜片、薄薄的火腿腸,還有五香的榨菜,味道就很不一樣了,有維生素,可以補充營養。我開玩笑地對你說這可以叫“施平牌”方便麵吧,以後可要注冊商標的。這麼豐盛啊,你常常一邊大口地吃一邊誇我聰明,一碗方便麵都可以吃出不一樣的滋味。你還變戲法似的給我準備了我最愛吃的烤肉餅,泡在麵湯裏,成了我十多年後依然能回憶起來的最好的美味。

下一站其實也隻有半小時就到了,火車隻停一分三秒,你下車了,我也要下車,你擋住了我:“行李還在車上呢,不會這樣跟我走了吧?”我不知怎麼還是哭了,那時我就是這麼脆弱無用的女孩,所有的眼淚都獻給了初戀,獻給了長長的鐵軌。

我們感情最要好的時候,聖誕節來了。穿過長長的鐵軌就可以到達這個城市唯一的教堂。那一天,下起了雪,細碎的雪花飄飄落落,我們穿過長長的鐵軌去教堂,因為下雪,人不是很多,我們一起唱讚美詩,我們不是基督教徒,但是都喜歡那種聖潔寧靜的感覺。很晚了,空曠的教堂廣場上一個人都沒有,你拉著我的手在廣場上開心地跳舞,一起讀《聖經》裏水滴般清涼的詩句:凡事都有定期,笑有時,哭有時,懷抱有時,跳舞有時……天空有焰火隆重地開放,絢爛無比,我們相擁著,記錄這一刻的永恒。你在我的嘴唇上印下了第一個吻。後來,我們進附近的影院看午夜場,陳可辛導演的《甜蜜蜜》,看著黎小軍穿著大大的白襯衣騎著自行車,而李翹在喊他,聲音湮沒在車流裏,他們原本是相識在火車上的,可那麼快就錯過了。我哭了,你輕輕地撫摸我的頭,十年後陳可辛再拍《如果愛》,獲獎無數,我卻再也看不出當初《甜蜜蜜》那種淡淡憂傷的氛圍。影片結束已很晚,我們慢慢地沿著鐵路線返回,白茫茫的一片,天映得很亮,回頭可以看到我們走過的長長的腳印。那種美麗我至今想起來仍然心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