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影一觴斷腸散 第二百三十七章 祭劍人,恐難歸(3 / 3)

眾人點頭,皆麵露喜色。無論這寶貝是不是先天至寶,但羅霄總算還是有一件先天法器的。九州之上,凡是有先天至寶鎮壓氣運的宗門,全是傳承了萬萬年的上古仙宗,而門中有先天法器作為鎮派之寶的,無論那是一件什麼樣的法器,都足以令這門派聲威大振,畢竟先天法器本身,便是一種震懾力,足以令心懷叵測之輩望而卻步。

許多人認為羅霄在揚州勢大,但與九州之上的大宗門一比,就顯得底蘊淺薄,被歸為二三流的門派,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羅霄劍門沒有先天法器。一個門派沒有先天法器,哪怕門下弟子數萬,也永遠不會被人視作一流大宗,蓋因若是當真宗門大鬥劍,隻消別派祭出先天法器,便任你有再多的弟子,也是不堪一擊。

鎮國真人得了先天至寶五方神旗,卻信步而去,自立宗門,這件事讓羅霄劍門的弟子頗為難堪。許多人說,羅霄便是注定無有大宗的氣數,宗門裏有人得了先天至寶,卻是留不住。如今雲峰真人直言說出羅霄其實另有一口先天寶劍,即便是論劍殿弟子人人心性淡泊,這時可也都浮起一股子揚眉吐氣的喜樂。

但雲峰真人話還未講完,他接著說道:“此寶如今遠在涼州西北九千裏,冰海北極境邊緣的一處地肺深淵中。羅霄祖師將此寶送入北極地肺,就是想借那先天冰火兩極真罡,煉化劍中的戾煞,並使劍器上的缺憾自行彌合。若能如願,此劍便可成就先天至寶,取回羅霄鎮壓氣運。”

“這柄先天之屬的法劍,在那兩極地肺中已祭煉了八千九百多年。我羅霄劍門曆代弟子,都有人長守在地肺深淵中,日夜作法,調理先天冰火兩極真罡。前幾日門中收到傳訊,那地肺深淵中祭煉法劍的十六代師叔漸感陽壽將近,鑒鋒掌門師兄與宗華掌院師兄傳下諭令,命我遠赴西北,繼任第十七代祭劍人。”

雲峰真人這話,無疑於是口吐驚雷。即使是鳴劍真人都臉上失色,論劍殿五弟子與俞和一齊站起身來,急急問道:“師尊這一走,要去多久?”

雲峰真人搖頭一笑道:“此一去,少則三五百年,多則終身難回九州。”

“師尊莫去!”大師姐莫子慧、三師姐章若蓮和五師姐鄧曉立時就抑製不住,嗚咽的喚了一聲,眼淚滾滾而下。俞和滿心淒然,他手臂微微顫抖,把一對拳頭攥得咯吱作響。

雲峰真人臉上不喜不怒,他也不說話,隻是用眼睛細細的看著麵前的每一個人。過了許久,三位師姐抹去了淚痕,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望著雲峰真人,任誰都能讀得出這些眼神中所包含的話語。

雲峰真人搖了搖頭道:“羅霄賜我長生大道,授我藝業,容我身居三百餘年。如今門中有所差遣,不敢不從。我若逃開,此事便會化成魔障,使我道心再難有寸進。你們莫要哀怨,此去西北,也並非當真就一去不複返。我已算過天機,那法劍已祭煉了八千九百多年,最多再受先天冰火兩極真罡蘊養一千一百年,攢足萬年功候,必使之脫胎換骨。到時我持先天寶劍歸來,此番功德加身,當可保我無災無劫,直達地仙道果。至於陽壽之限,我也想好了應對之策。我早年偶得一古陣,可收攝先天真罡,返本還源,化作靈炁。借此修煉,最多三個甲子,我便可修入還丹九轉大圓滿,活到先天寶劍出世,並非難事。”

論劍殿弟子個個精研天下妙術,自然知道雲峰真人說得簡單,但真想要做到,實是有千難萬難。先天冰火兩極真罡桀驁不馴,不傷己身道基已是萬幸,要收攝先天真罡煉氣,那真是天方夜譚一般。如今的九州之上,幾乎尋不到先天冰火兩極真罡這等無上罡煞,雲峰真人口中說的奇妙古陣,誰知道究竟能不能應驗?

“此事我已決斷,你們莫要多說。事在人為,隻要心存執念,天道必不負我!”雲峰真人一擺手,取出了一方印璽和一片玉牌,遞給鳴劍真人道:“從今往後,鳴劍代我執掌藏經院,他有何號令,如我親言。”

眾弟子遲疑了一下,紛紛拜倒,唯有俞和直挺挺的站著。

雲峰真人看著俞和,俞和也看著自家師尊。過了不知多久,俞和深深一吸,將自己的胸中填滿,雙手合攏,對雲峰真人道:“師尊,我隨你同去西北祭劍。”

雲峰真人搖頭道:“不行。”

“為何?”

“其一,我知道你身負奇術,不懼諸般罡炁,但那地肺中的先天冰火兩極真罡極為凶煞,而且先天法劍尚有缺憾,劍上戾氣外溢,摧人魂魄。先代祖師雖然設有護身法陣,但隻能容得一人,兩種先天厲煞交攻之下,以你修為未必能夠自保,我若分神記掛於你,反而事倍功半,你我都將困於那地肺深淵之中,終老不得重回九州。其二,你還年輕得緊,又福緣齊天,跑去那西北無人之地,荒廢了錦繡前程,與你命數不合。其三,你一身羈絆深重,去了西北祭劍,非但定不下心,隻怕還會惹出事端,若因果牽扯之下,暴露了羅霄重寶,我便隻能在祖師靈前自刎謝罪了。”

雲峰真人三言兩語之間,就把俞和的話徹底堵了回去。

可俞和並未就此退下,他沉思了半晌,最後一咬牙,朝雲峰真人又拜了三拜道:“既然如此,弟子要走羅霄解劍十八盤。”

俞和這話一出口,眾人又是一驚。

可雲峰真人卻似乎早有所料,他展顏微微一笑,和聲問道:“你可有信心?”

“有!”俞和斬釘截鐵的道,“既然有人能走得過,那解劍十八盤便絕不是一條死路。別人能走得,弟子自信也能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