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罷那頭頂慶雲一卷一舒,托起三十七人的身形,穿過峽穀,升上西北方的天空,渺渺而去。
“李師兄保重,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你我自有把酒再敘之日!”俞和對著西北天際默默的念了一聲,在他的眼中,有青玉色的奇光漸次隱沒。
這一次純陽院眾人齊闖羅霄解劍十八盤,旁人看得是先天奇寶與無名劍陣鬥法,而俞和卻在默記那解劍十八盤中無名劍陣的種種奧妙之處。這座劍陣在五方神旗麵前雖然無能為力,但它當真是畢集了羅霄劍道的精髓,那萬柄長劍上所發的劍氣劍意,便如同羅霄劍門的開山祖師,將劍門中所藏的萬種劍勢一一親身演練出來,讓俞和通觀了一遍。而他祖竅中的六角經台,更是直接把整座羅霄解劍十八盤的萬道劍勢變化,盡數刻印在了俞和的識海中,纖毫畢現。
俞和此時心神極倦,頭腦鼓脹欲裂,整個人昏昏沉沉,幾乎站立不穩。他也不等論劍殿諸人,徑直禦起一道劍光返回東峰,進了自己的小屋裏,合衣往床榻上一倒,頭才沾到枕上,鼾聲已然如雷鳴般的響起。
純陽殿真傳弟子盡去,而鎮國真人得承玉清道法,身懷五方神旗離開羅霄的消息也不脛而走。先天至寶現世,不僅是揚州地界,整個華夏九州都被震動了,鑒鋒真人傳下嚴令,羅霄劍門中不許任何弟子擅自談論此事。而宗華真人更是忙得不可開交,許多道門真人聞訊而來,想聽宗華真人分說其中究竟,但無論外人如何婉轉發問,宗華真人卻是旁顧左右而言他,不管別人問什麼,他與鑒鋒真人就是搖頭笑而不答。
門中看似平靜,其實暗地裏風波迭起。那些道佛二宗的修士,還是客客氣氣找劍門宗老詢問有關鎮國真人的事情,即便一無所獲,也隻能拂袖而去。但魔宗修士則百無禁忌,他們直接設伏擒拿羅霄弟子,嚴刑拷打逼問不出,便施展搜魂讀心的邪術,抽出羅霄弟子的生魂,尋找他們想要的答案。
天罡院大師兄夏侯滄忙得不可開交,他整日整夜的在外奔波救人,甚至有好幾次,還是帶著傷回來的。但即便如此,依舊每天都有羅霄弟子折損。後來鑒鋒掌門大怒,他盡遣門中高手,花了好幾日功夫,將在外行走曆練的羅霄弟子盡數帶回了山門,緊接著一道掌門法旨傳下,令羅霄弟子半年再不得出山走動。
九座浮空山嶺降下十丈,那大九衍降魔圈放出重重彩霞,把羅霄道庭庇護得風雨不透。
可就算是夏侯滄在外麵疲於奔命的那幾天裏,俞和依舊沒有接到任何命他出山救人的符信,他仿佛被羅霄劍門遺忘了。昔日裏風頭一時無兩的俞師弟,如今成了這天罡院的灑掃弟子,每天都隻是拿著掃把,在天罡院中一下一下的掃著滿院落葉。
不過俞和並沒有半句怨言,反而他在暗暗慶幸,這段莫名其妙的清閑,讓他有了足夠的時間,去細細體悟那解劍十八盤殺陣中所藏的萬道劍勢。每一次夜晚打坐入定,俞和就把心神沉入識海,去看那白衣舞劍少年,一遍又一遍的獨闖羅霄解劍十八盤。而白天裏,上午他一邊掃地,一邊參悟劍招,每每掃得幾帚,便要停下來一會兒,舉起帚柄作劍,在虛空中劈刺幾下。而到了下午,他獨坐在東峰後山鏡湖邊,口中念念有辭,雙手十指屈屈伸伸,指尖劃過空氣,自有萬千氣相紛呈。
在領悟劍道之餘,俞和也會心中暗暗估算,那鎮國真人倚仗五方神旗,輕輕鬆鬆的穿過了解劍十八盤。按理說,他的六角經台和長生白蓮當也是先天至寶之屬,若有一天,俞和要闖羅霄解劍十八盤時,這兩件神秘的寶物,能不能護得住他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