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霄解劍十八盤”其實是在大危難時保護門派道統的一張底牌。
劍門開山祖師真人的本意,是為了防備有一天羅霄突遭滅門大劫。如果九座浮空山嶺被人盡數打落,大九衍降魔圈潰散,對頭高手衝入羅霄主峰肆意殺伐,而羅霄掌門人見其勢已無力挽回之時,那麼就可帶著一眾菁英門人,放棄羅霄道庭,從這解劍十八盤秘徑偷偷下山逃走。而峽穀中的無名劍陣,便可將追殺過來的人阻住,爭得多一線逃命時間,讓弟子潛入茫茫竹海遠遁,保住羅霄道統不滅。
可羅霄劍門開山之後卻是一帆風順,雖有幾次魔道修士大舉來攻,但都未曾出現能夠打得破大九衍降魔圈的魔宗大能者。而大九衍降魔圈運轉生化,靈炁積累數千年,其威勢已比大陣初成時深厚了數倍,於是這“羅霄解劍十八盤”便多了另一重功用。
無論哪家門派,有人拜入山門修行,便也會有人想要脫去宗門道籍,自去逍遙。
修真門派與凡俗中的武林門派一樣,入門不易,想帶藝出門更不容易。除非是得了兩派師長肯首,否則要麼就得自廢真修,要麼就須得按照各門各派的規矩,去闖脫籍難關。這解劍十八盤便成了羅霄劍門的脫籍難關,門中劍修若想堂堂正正的帶藝脫離山門而去,那就得闖過這道峽穀中的無名劍陣。
這劍陣中包含了羅霄劍門的劍道精髓,更有劍門無上典籍《太玄典》鎮壓。隻要能活著走過十八盤,那羅霄劍門便認為此人一身藝業已然超脫於宗門之上,可任你自去。若闖不過去,這無名劍陣本就是殺陣,一切自然化作泡影。
每個羅霄劍門的弟子都知道這解劍十八盤,偶爾會有一些自以為劍道大成,想展翅高飛的弟子去闖。但自羅霄開山以來,真正闖過解劍十八盤的,據傳不足百人。而這些人中,大都是機緣驚世,要麼得了前古劍仙道統,要麼身懷奇寶。走過十八盤的人,在九州之上也都留下了一段不俗的傳奇。
隻是這些闖過羅霄解劍十八盤的人,每每說起這座深穀中的無名劍陣,都言及其凶險無比,而且一路走過去,腳下不知要踩過多少具森森白骨,那全都是飲恨於峽穀中的劍道奇才。
等俞和與論劍殿諸弟子趕到峽穀邊上,鎮國真人已帶著純陽殿三十六真傳弟子站在了這“羅霄解劍十八盤”之前。看那鎮國真人身穿藍袍,懷抱長劍,一臉淡定從容,似乎胸有成竹。而他身後的三十六真傳弟子人人身穿青袍,都是一身仙霞繚繞,氣勢連成一片,個個躍躍欲試。俞和眼光一轉,看到李毅昂首站在三十六真傳弟子之首位。
鑒鋒真人和宗華真人帶著幾十位羅霄劍門的宿老真人,也站在峽穀之上,他們臉上自然全是一片冷肅,雲峰真人麵無表情的站在宗華真人身邊,看到俞和等人來了,隻抬眼一掃,也不說話。
門中前輩如此,那數百位前來看熱鬧的弟子也都不敢發出聲音,人人擯住了呼吸。此時已近深秋,周圍隻聽得見在峽穀中繞行的烈烈山風,發出嗚嗚的怪嘯。
鎮國真人突然露出了笑容,他朝峽穀上的諸位劍門宿老一抱拳,但卻沒開口說什麼。
俞和朝解劍十八盤的入口望去,隻見那山壁間縱橫交錯的懸劍和鐵索之下,果然有一片淩亂的骨骸,掩住了道路,煞是觸目驚心。而在第一道斜拉鐵索之前的山壁上,赫然刻著兩個足有一人高的漆黑大字:“殺器”。
這兩個字當真是透露出凝如實質的森嚴殺機,那一個“殺”字,筆勢縱橫交錯,好似一位絕世劍客執劍披風亂斬,淩厲的劍意欲將來者大卸八塊。而那一個“器”字更是駭人,四個“口”映入眼中,竟會幻現出一幅人頭滾滾而落的血腥場景。
俞和倒抽了一口涼氣,忙轉回了目光。
可隻這匆匆一瞥,他已然覺得自己胸中劍意被這兩個大字所引動,脊背上有一道熱流直貫頂門,祖竅中的六角經台,和關元內鼎中的長生白蓮一齊放出萬丈奇光,俞和的雙手十指在輕輕顫抖,他竟有一股要拔劍縱身而下,直闖解劍十八盤的衝動。
俞和連連運氣定神,強行壓住了一波又一波撞向心頭的急血。他握緊了拳頭,瞪圓了眼睛,注視著峽穀中的純陽院諸修。俞和知道,鎮國真人此次是有備而來,他不單修習了雲中子道統傳承的玉清真傳金仙妙法,手中更有“五行神旗”為倚仗。
今日倒正要看看,這一套上古神話中赫赫有名的先天至寶,究竟是如何與這殺機衝天的無名劍陣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