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盟友與大哥(1 / 2)

後來桓玄篡位成了一國之君,何無忌深知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的道理,強壓仇恨,通過關係向桓玄請求當個小縣的縣令以養家糊口。可桓玄並未答允,何無忌隻好回京口老家當了平頭百姓。

何無忌與桓玄不但有私仇,也有家恨,所以他反對桓玄最為積極,不但在劉裕與其他同謀者之間充當聯絡員,甚至連討伐桓玄的檄文都是他咬牙泣血寫成的。

起事前夕,何無忌正躲在屏風後斟酌檄文的用詞,其母劉氏不期而至。何無忌倉促間想要藏起檄文,劉氏卻說:我已經知道你密謀造反了,老身隻恨不能親自殺敵替你舅舅報仇,你能有此誌向,我死也瞑目了!說罷泣不成聲。當得知何無忌的同謀者是劉裕時,劉氏又轉悲為喜,說桓玄豈是劉裕的對手,這事一定能成!

通過以上幾人的經曆可以看出,加入倒桓同盟,雖然有的人是因為與桓玄有私人恩怨,但大部分人還是因為在桓玄的政權裏,出身低微的次等士族難以獲得進身之階。這些人可不是一年到頭在土裏刨食隻要吃飽就萬事大吉的窮苦農民,他們有野心,有抱負,也有實現野心的強烈欲望和能量。他們不是官逼民反的烏合之眾,而是想要改變自身境遇的投機分子,恢複晉室隻是一句美麗的口號。這些人需要的,隻是一個合適的帶頭大哥,帶領他們挑戰既有的統治秩序,開創屬於自己的功業和江山!

這位帶頭大哥,就是劉裕。

論官位,當時劉裕已是四品建武將軍、彭城內史,而其他人中官品最高的檀憑之不過是五品寧遠將軍、東莞太守。

論資曆,劉裕乃北府驍將,平孫恩,破盧循,救京口,立下赫赫戰功,早已聲威卓著。

論性格人品,劉裕平素不拘小節,遇大事深沉穩重,戰場上勇猛無畏,正是難得的領袖品質。

在造反起事方麵至關重要的軍事才能,就更不必細說了。對於此點,後來成為劉裕最大的競爭對手的劉毅的話最有代表性。

當初何無忌到京口聯絡劉毅起事,問劉毅桓氏強盛、是否可圖時,劉毅說道:“天下之事自有強弱,強者可以變弱,弱者亦可以變強,真正值得擔憂的就是事主難得呀!”造反的事沒有領頭的可不行!

何無忌接著問道:“天下這麼大,難道就真的沒有英雄了嗎?”

劉毅深思片刻,伸出了一根手指:“以我所見,唯有劉下邳。”

劉裕當時掛職下邳太守。聽了這個回答,何無忌笑而不語。回來後告知劉裕,便拉劉毅入夥了。

由此可見,在這時的反桓同盟裏,劉裕是當之無愧的帶頭大哥和事實上的盟主。

這個群體裏的大多數人,要麼是劉裕居於京口時的同鄉、故交,要麼是和劉裕一樣出身為京口北府的軍官武將,正是以這些人為基礎,出身寒微的劉裕才完成了後文將要提到的一個個波瀾壯闊的大功業。這個群體,今之學者稱之為“京口集團”。

後來桓玄篡位成了一國之君,何無忌深知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的道理,強壓仇恨,通過關係向桓玄請求當個小縣的縣令以養家糊口。可桓玄並未答允,何無忌隻好回京口老家當了平頭百姓。

何無忌與桓玄不但有私仇,也有家恨,所以他反對桓玄最為積極,不但在劉裕與其他同謀者之間充當聯絡員,甚至連討伐桓玄的檄文都是他咬牙泣血寫成的。